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生命论语】揭秘荣格心理学的易经基因

(2020-09-02 17:43:37)
标签:

荣格

心理学

易经

行维密码

人的本质

分类: 太极思维看万象

荣格(Carl Gustav Jung,1875-1961),瑞士心理学家,创立了人格分析心理学,他的理论和思想至今仍对心理学研究产生深远影响。


【生命论语】揭秘荣格心理学的易经基因

人格整体论是荣格分析心理学的核心。


荣格把心灵作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他认为,心灵是一个先在性的概念,与精神和灵魂相等。心灵是人一切软件内容的全体,如思维、情感、行动等一切意识到的,一切无意识的内容。在荣格看来,心灵或人格结构是由意识、个人无意识和集体无意识等三个层面所构成。



倾向机理

他在多年的心理治疗中发现这个世界上有两种人:

外倾:

心理能量指向外部,易倾向客观事物,重视外在世界,容易适应环境的变化,对外部世界的各种具体事物感兴趣,人表现得外扩张扬,以外部世界为依据建立意识。

内倾:

心理能量指向内部,易产生内心体验和幻想,重视主观世界,较难适应环境的变化,对事物的本质和活动的结果感兴趣,人表现得相对含蓄内敛,以内心世界为依据构建意识。


 

【生命论语】揭秘荣格心理学的易经基因     【生命论语】揭秘荣格心理学的易经基因


热播剧《长安十二时辰》中的两个主要人物很好地诠释了这两种截然相反的人格:李泌,寡言、沉稳、好沉思、善内省、运筹帷幄,属于内倾;张小敬,勇猛、开朗、讲义气、善结交、骁勇善战,属于外倾。


倾向机理的作用


内倾、外倾没有必然的好与坏。


外倾性的人,具有向外发展的一种主动性、主导性的驱动力;而内倾性的人,具有向内、向深处发展的驱动力。这两种驱动力主导意识的方向。


倾向机理的存疑


内倾和外倾的区别在于人的主、客观心态,这是我们每个人适应生活的基本的心理模式:不是外向,就是内向。实际上大多数人的个性反而是兼有两种倾向的。


倾向机理的易经基因


易统揭秘


我们在疲惫时,亟需充电时,是去酒吧、歌厅放松心情一场?还是一个人在家沉静思考?没有最好的方式,只有最适合自己的方式来获取心理能量的恢复。以内倾还是外倾的方式恢复活力,并非恒定不变,与那个人当时的具体状态有直接关系。


内倾和外倾的说法,实际上源于【易经】中阴阳的概念。阴阳思维是【易经】体系中最重要的核心所在,阴阳既代表具体的物质,又代表事物具有的两个对应面,事物是在阴阳之间相互作用发展和变化的。


因而,外倾、内倾之间绝不是“非你即我”的戏剧张力,而是 “具有对应统一的属性”,二者共同存在于一个人的个性中。




意识机理

荣格认为四种心理机能“感觉、直觉和思维、感情“符合四种明显的意识方式,意识通过这些方式获得某种方向性的经验。


思维:告诉你它是什么。


感情:告诉你它是否令人满意。


感觉:告诉你它存在着某种东西。


直觉:告诉你它来自何处和去向何方 。


其中思维和感情属于理性,感觉和直觉属于非理性。


【生命论语】揭秘荣格心理学的易经基因


意识机理的作用


心理机能是人心理活动的基础,人的大脑又是心理活动的物质基础。前提可以说,心理机能就是心理活动的器官。它们的不同运作,造成人们自我觉察到的知觉、记忆、思考和情感都不相同,有助于理解人与人的不同。


例如面对问题时,不同的心理机能偏向的人“看到”的问题不同,或甚至“看到”还是“看不到”问题,因而解决问题的办法也不相同。


意识机理的存疑


荣格关于心理机能的表达有模糊之处。比如思维和感情属于理性成分,但其实感情含有相当多的感性成分,而思维属于理性成分,它们之间是有相互交集的,所以,它们之间的界线并不清楚。


同样,感觉和直觉其实都有感性的成分,但是直觉也是感觉的一部分,感觉也有直觉的一部分,它们也有相互间交合。所以,这四项心理机能的表达并没有清晰的界线,因此在定位上,容易出现混淆。


意识机理的易经基因


易统揭秘

实际上,荣格采用的四种心理机能的意识表现,来自易经的四象模型,也就是由老阳、少阳、少阴、老阴构成的模型。


思维来自老阳

【生命论语】揭秘荣格心理学的易经基因

感情来自少阴

【生命论语】揭秘荣格心理学的易经基因

感觉来自老阴

【生命论语】揭秘荣格心理学的易经基因

直觉来自少阳

【生命论语】揭秘荣格心理学的易经基因

荣格通过四象模型展现四种不同的心理模式及特点,从而更多地了解人的心理机能。



心理类型机理

荣格把两种心理态度和四种机能类型组合构成了八种心理类型。


外倾思维型、内倾思维型


外倾感情型、内倾感情型


外倾感觉型、内倾感觉型


外倾直觉型、内倾直觉型


01

外倾思维型

这种类型的人,客观思维上升支配他生命的激情。他们的思想特点是一定要以客观的资料为依据,以外界信息激发自己的思维过程。


02

内倾思维型

这种类型的人,除了思考外界信息以外,还思考自己内在的精神世界,他们希望理解的是他个人的存在,靠收集外部世界的事实来验证自己的思想。


03

外倾感情型

这种类型的人,理智服从于感情,外界的任何一点极轻微的变化都可能导致她们的情绪变化。思维压抑,情感外露,爱好交际、寻求与外界和谐。


04

内倾感情型

这种类型的人,感情由内在的主观因素所激发。思维压抑,感情深藏在内心,沉默,力图保持隐蔽状态,气质常常是忧郁的。


05

外倾感觉型

这种类型的人,头脑清醒,倾向于积累外部世界的经验,但对事物并不过分地追根究底。寻求享乐,追求刺激,他们一般感情是浅薄的,直觉是压抑的。


06

内倾感觉型

这种类型的人,远离外部客观世界,常常沉浸在自己的主观感觉世界之中,与内心世界相比,他们觉得外部世界是了然无趣的。他们艺术性强,直觉压抑。


07

外倾直觉型

这种类型的人,力图从客观世界中发现多种多样的可能性,并不断地寻求新的可能性,从一种心境跳跃到另一种心境,一个问题还未解决,他们又在渴望解决另一个问题了。


08

内倾直觉型

这种类型的人,力图从精神现象中发现各种各样的可能性。他们不关心外界事物,脱离实际,善幻想,观点新颖,但有点稀奇古怪,往往被朋友们看作是不可思议的人,而他们自己往往把自己看作是不被理解的天才。


心理机理的作用


分析心理学扩展了心理学的研究领域,旨在成为心理定向的工具。荣格希望人们通过这个理论,在物质世界用指南针判断自己的位置,既可以了解自己,又可以解决人与人之间产生的人际困扰。另外,他开创了个体差异研究中的新领域,成为人格类型研究方面的先驱和最重要的代表之一。


荣格心理类型在商业得到了广泛的开发和应用,比如职场非常流行的九型人格法、著名的MBTI性格测试都是以荣格划分的八种类型为基础发展的。


心理机理的存疑


由于四种心理机能之间是有相互交集的,它们的表达并没有清晰界线,而八种人格类型只是它们两两相互叠加出来的,虽然看上去是八种类型,但它们并不是易经体系的阴阳衍生关系,因而它们之间也是相互参杂,无法清晰、准确地表达最为复杂的人的天性。


心理机理的易经基因


易统揭秘

荣格在心理学研究中,深受【易经】的影响: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因而,在分别研究出内倾、外倾两种心理态度和思维、感情、感觉、直觉四种心理机能类型以后,他试图以八卦的模型来表达人的性格。


然而,荣格的八种心理类型并不是由同一个核心衍生出来的概念。


最终,这八种类型只是作为一个理论体系用来说明性格的纯粹差异,但是没有任何人是极端纯粹的。


而最关键的是,荣格一直想通过研究【易经】直接寻找出人的类型,而不是通过沟通、心理描述、心理画像、梦境描绘等方式来测试、评定一个人的状态再与这八种类型相比较,对照出一个类型出来。但是,荣格始终不得其解。


【生命论语】揭秘荣格心理学的易经基因



无意识机理


个人无意识是个体因为社会道德等因素而被压抑到无意识中遗忘的部分,它显示高度个性化的内容;集体无意识则是我们一直都未曾意识到的东西,经由遗传而获得,始终影响和指导着人的意识和行为,是所有人共有的意识基质。集体无意识不是需要征服的内容,是健全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


无意识的作用


荣格认为性格倾向的差异来自于先天。他认为人从出生那天起,集体无意识的内容已给他的行为提供了一套预先形成的模式,这便决定了知觉和行为的选择性。他始终如一地坚持他的立场:对一个人的天性的任何强制性的改变都是有害的。在荣格看来,父母的作用是尊重子女的权利,使他们按自己内在天性所指引的方向去发展,并为他们提供这种发展所需要的一切条件和机会。


无意识的存疑


荣格理论认为一个人性格的复杂性在于,他表现出来的心态倾向和心理机能只是他意识中觉察到的那部分,而在无意识中还被压抑着刚好与之相反的心态。


因此,对一个人性格的评定,就应该包括对每一种心态和心理机能的发展程度的评估,以确定它们是处在分化和发展了的自觉意识状态,还是处在未分化未发展的无意识状态。然而,用固定情景测试出来的结果来定义最复杂难测的人的个性,永远只能停留在摸索中,无法准确核对结果的真伪。


无意识的易经基因


易统揭秘

终其一生,荣格都在探索和研究人的天性。他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吸取了丰富的营养,充实与完善了自己的心理学理论,用接近其本质的语言表达出了他理解的人的天性:“一个人出生后将要进入的那个世界的形式,作为一种心灵的虚像,已经先天的被他具备了。这种心灵的虚像和与之对应的客观事物融为一体”,但是他始终没有破解出人的天性是什么,只能用从观察到的状态来分析人到底是怎么回事。


其原因在于,荣格的研究并没逃脱一个迷宫般的思维模式:根据人的状态去分析,对应到人身上,得出你是什么类型,且一个人往往会同时具备几种类型。那这样的结果,对我们有什么本质的帮助吗?显然没有,即使有也是片面的经验主义,只会有一定的倾向性而已。


“易有太极”,真正了解一个事物,一定要从它的内核出发。一个人的最终形成同样符合宇宙万物阴阳动态平衡的发展规律,人的状态无论变化万千,都是围绕不可改变的天性而变化。天性就是一个人的太极点。【易经】则是研究宇宙万事万物发展变化规律的理论体系。



荣格分析心理学思想

源自【易经】的启蒙


荣格的学生、原国际分析心理学会主席托马斯·科茨说:“对荣格心理学思想影响最大的,不是人们通常以为的弗洛伊德及其精神分析,而是维尔海姆与中国文化”、“荣格与弗洛伊德,以及分析心理学与精神分析之最大的不同,在于荣格以及我们荣格学者,都熟悉【易经】和中国文化,而弗洛伊德与其精神分析师则不然 。”


理查德·维尔海姆(Richard Wilhel,1873-1930),德国人,国际著名汉学家,中文名字“尉礼贤”。他自1899年起,在中国生活了20余年。期间与清末学者劳乃宣相识颇深,并在他的帮助下,着手翻译【易经】。


荣格在结识维尔海姆之前,便已经接触了【易经】,还对【易经】进行了心理学的实验。但是,当他得到维尔海姆的译本时,他认为自己才算是真正的开始理解【易经】,让我们来听一听荣格的表达:


荣格:

维尔海姆一生所从事的工作,对我来说是如此的重要和具有价值,是因为他为我解释与证实了我过去一直在追求、在思考、在向往以及在从事和研究的东西。


维尔海姆的工作,是给我们带来了中国文化的基因,足以从根本上改变我们世界观的中国文化基因。


荣格:


我们不仅仅是作为旁观的崇拜者,或批评者;我们实际上已经成为东方精神的参与者,因为我们已经成功地体验到了【易经】中潜在的生命力。


【易经】的精神对某些人,可能明亮如白昼;对另外一个人,则晞微如晨光;对于第三者而言,也许就黝暗如黑夜。不喜欢它,最好就不要去用它;对它如有排斥心理,则大可不必要从中寻求真理。


1920年开始,荣格便自己动手,对【易经】做心理学的实验观察和分析。1923年,当荣格邀请维尔海姆在其主持的到苏黎士心理俱乐部讲演的时候,荣格曾请求维尔海姆当场演示【易经】的预测方法,以及【易经】中对人格的分析与描述。


非常可惜的是由于东西方文化,思维及机缘差异,荣格对【易经】只窥探了一二,并没有融会贯通,不知如何破译人的太极点。


最精准的天性分类


易统团队多年对易经进行正本清源的深入研究,直接破译出主导一个人的思维意识和行为特性,我们称之为“行维密码”——即“行为”和“思维”的密码。行维密码将一个人的整体状态清晰客观地展现出来。破译的结果与人的天赋潜能、适宜事业方向、性格、弱点、健康缺陷出现惊人的吻合!


荣格:

【易经】中包含着中国文化的精神与心灵,包融着几千年来中国伟大智者们的共同倾注,历久而弥新,至今仍然对理解它的人,展现着无穷的意义和无限的启迪。



这是荣格对【易经】理解和情感的表达。


作为中国人,我们也深深地庆幸,终于有祖先的后代,秉承【易经】所代表的“地道的中国思维方式的表现”,破译出了目前人类所能认知的最精准的分类:行维密码


【生命论语】揭秘荣格心理学的易经基因

了解了天性以后,你在以下方面都有最好的选择在等待你:


天赋潜能      学业定向      职业发展

职能定位      管理风格      时间系统

数理系统      空间系统      色彩系统

社会关系      商业环境      衣食住行

社会财富      生活财富      国学智慧

养生保健      艺术特长      形象特质

    ......               ......              ......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