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问道法家】『圣人执要』的危机解决之道

(2020-06-02 16:06:10)
标签:

问道法家

新易国学

韩非子

诚华

分类: “百家”文章精粹

2020年注定不是一个平凡的年头。受钉冠疫情影响,很多国家面临危机,很多企业面临破产。


在这个众人高喊“只求生存,不求发展”的年头,中国农业农村部部长公开发布“中国粮食充足”的消息;阿里爆出“截止到2020年3月31日以前的12个月内,阿里的GMV(营业额)超过1万亿美金”的惊人业绩。
中国怎么了?中国的企业怎么了?到底用了啥锦囊妙计能稳若泰山甚至逆势而上呢?按古代大思想家韩非子的说法,是因为掌握了“圣人执要”要领。

原典>>>


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



——《韩非子·杨权》



释解>>>



事情是各地下属去做的,关键点却是在最高领导层,圣明的君主会守住要害,这样全国的属下就会纷纷来效力。



韩非子的智慧



【问道法家】『圣人执要』的危机解决之道

 

秦始皇参悟了韩非子的智慧,成就了统一中国的大业。现今社会韩非子智慧依然可以指导我们。在具体案例中,可以理解为:事情的呈现是各种各样的,但都有一个核心本质,有个关键点,有智慧的人会紧握核心不放,任何问题都能迎刃而解。


“事”与“要”


“事”是指事物呈现的状态,或者问题本身,是外部的,具体的。与“事”对应的就是“要”。《说文解字》里说:要,身中也。是最关键最核心的那个点,也叫太极点,是藏在内部的,抽象的。


形象地来说,“要”有时像不倒翁底部的重物,外力不管以什么形式推这个不倒翁,只要有这个重物,它都能回到该有的位置;“要”有时又像毛衣的线头,只要找到它抓住它,再大再复杂的毛衣都能顺利拆掉;“要”有时又像蛇之七寸,只要握住不放,再严峻险恶的状况都能化解。



自力更生,国家强大之“要”


【问道法家】『圣人执要』的危机解决之道


六十年代,当时的新中国百废待兴,人民的温饱尚待解决,但中国政府依然决定自主研发“两弹一星”。消息一出,散居在国外的华裔科学家们冒着生命危险回国效力。可见只要“圣人执要”,自然“四方来效”。


改革开放后中国引进了很多国外先进技术,跟很多国家合作,但是引进是为了学习,学习是为了自立。八十年代,中国的家电企业掀起了合资热,向先进国家学习,现在国产家电性价比超高,在国外任何的家电市场都能买到;中国的服装业也经历了从对外加工到自主设计生产的过程。


以前我们去国外经常买国外大牌产品,现在我们回国买衣服,又便宜又好,品质样式没得说;九十年代后,国外高档保健品进入中国,以工艺先进,食品安全而受到国内市场青睐,现在好的保健品都是中国制造,尤其是含道方、汉方、藏方的保健品,更是国外产品无法超越的。

当前,全世界疫情严重,很多国家面临着“封城封国会饿死,不封城不封国会病死”的窘境,只有中国各个行业都齐全,抗得住封城封国。


5月22日,农业农村部部长韩长赋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首场“部长通道”采访活动中表示,中国不会发生粮食危机,并用 “粮食连年丰收、库存比较充裕、口粮绝对安全,饭碗端在手里。”四句话给全国人民一个“定心丸”。

可见毛泽东一贯倡导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正是抓住了国家生存之“要”,国家强大之“要”。


守住初衷,企业发展之“要”


对企业来说,创业时的初衷就是企业凝聚与发展之“要”。当年这些员工是因为这个初衷而来的,初衷不变,员工就不轻易离开;客户是因为这个初衷能满足自己的需求而来的,初衷不变,客户也不轻言离开。



商业环境变化无常,商业手段也层出不穷,但是只要初衷不变,凝聚力就一直在。


里当年创业时的口号是: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纵观阿里的历程,方法千万条,条条守“初衷”。


开始创立淘宝,搭一个平台让有货的找到客户,让有需求的找到产品;后来发现网上消费信用问题难解决,就开个支付宝,大家都放心付款、放心发货;电商多了物流跟不上,又整合物流,让商家和客户连接更快更紧;做生意没本钱怎么办,蚂蚁金服帮助你。


今年遇到小病毒,企业不开工,学生不上学。不怕,阿里有钉钉,解决在家办公和远程教育问题。


阿里风风雨雨20年,所有的选择都围绕着“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这个“要”,所以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圣人执要,四方来效”,是国家和企业立于不败之地的法宝,也是法家智慧对中国文化和世界文化的巨大贡献。



作者简介


诚华,师从国学导师许文胜教授学习易经系统,已完成易统博士学业并成为易统传承人。在许文胜教授的指导下从事法家的研究及推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