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问道道家】从“太上下知”看谷歌创始人潇洒辞职

(2019-12-10 16:13:53)
标签:

侯雪莲


太上,下知有之﹔

其次,亲而誉之﹔

其次畏之﹔

其次侮之。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悠兮其贵言。

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道德经》

 注释:

1、太上:至上,最好,指统治者,也指真正的大德。

2、悠兮:悠闲自在的样子,这里指用道治理国家的人悠然的状态。

3、贵言:稀言,很少说话。形容不轻易发号示令。

4、自然:本来就是如此。

 解读:

最好的统治者,人民只是知道他的存在;其次,人民亲近他并且称赞他;再其次,人们畏惧他;更其次的,人民轻蔑、侮骂他。统治者的诚信不足,人民自然不相信他。发号施令要慎之又慎、三思而行。在自然无为的方式治理下,广大民众都各自成就了各自的事情,老百姓们都说,“我们本来就应该是这个样子啊!”

【问道道家】从“太上下知”看谷歌创始人潇洒辞职

太上下知有之

为何说治理国家、企业管理、做人的最高境界是“太上,下知有之”?《易经》中的第一卦《乾卦》中有一句:

见群龙无首,吉。

与“太上,下知有之”表达的是相同的意思。

 

“群龙无首”何意?意指每个人可以自己管理好自己,不需要有一个领袖来管理。在《帝王世纪》中,记载了帝尧管理的,“天下太和,百姓无事,有五老人在路边击壤,观者叹曰:大哉尧之德也!老人曰:‘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帝王也我有什么关系呢?)’”这种生动的画面,可以说是对老子的“百姓皆谓我自然”的最好图解。


用今天的话来表达,就是让每个人在各自的位置上自性绽放与表达、享受自己的生活。当社会进入一个良性运转的自动化系统,就是乾卦“见群龙无首,吉”的最高境界;否则太亢奋、太强调自己的价值,就会进入“亢龙有悔”的境地——功成而不退,最终一定会有悔忧。这也是老子一直所强调的“无为”的玄妙之处。

【问道道家】从“太上下知”看谷歌创始人潇洒辞职

“太上,下知有之”也是管理企业的一种至高境界。


https://mmbiz.qpic.cn/mmbiz_gif/1NeJa60Mrpqw2rGnI7LpSBgb18ic0dVcR34AHpq5GVpcTkRsO1f5RNgWFyLpPeEFfws5bnzaTCGrRGhNvqDDnmw/640?wx_fmt=gif&tp=webp&wxfrom=5&wx_lazy=1

12月4日,46岁的谷歌创始人拉里·佩奇和谢尔盖·布林宣布辞去谷歌母公司Alphabet CEO和总裁的职务。现任谷歌CEO、印裔工程师桑达尔·皮查伊将兼任Alphabet CEO一职。

 

两位创始人在公开信中写道,生于1998年的谷歌已经是一位21岁的“年轻人”,到了离开家的时候了。他们俩“是时候扮演父母角色了,为谷歌提供建议、细心爱护,但不会唠唠叨叨”。两位创始人不仅懂得功成身退,更懂得“悠兮其贵言”的道理,放手让谷歌的员工“行自然之道”。受此消息影响,Alphabet盘后交易中股价上涨,收盘涨0.46%。

【问道道家】从“太上下知”看谷歌创始人潇洒辞职

东西方的智慧原本都是相通的。

 

毫无疑问,谷歌是这个时代的一个伟大的公司,手机上的安卓系统、地图导航、搜索等科技及服务已经渗透至全球生活中的很多方面。我们在谈及谷歌时,说到最多的是谷歌在科技上的创新、引领、实践,以及谷歌最人性化的工作环境,却很少谈及创始人。创始人的辞职,正是说明他们已经相信公司现有的管理模式离开他们仍然可以运转的很好,所以选择了“功成身退”,而谷歌的科技依然可以在世界各地大放异彩。



做人也是如此。做善事不留名,并且让被帮助者毫无负担地接受帮助,不就是“太上,不知有之”的典范?

 

曾经看过南方某电视台的一个隐形跟拍的视频:节目组让一个穿得很破、背着背蒌的小伙子去一些饭馆求水喝,视频跟踪记录了他去每个饭馆的经历。

 

其中一个面馆的女店员给了这个男子一杯水。看着男子小心翼翼喝水的样子,那个三十多岁的女店员又说,“我再帮你煮完面吧”,让这小伙子非常感动。煮了面,女店员把面放在打包盒里对小伙子说,“你拿走吃吧,反正老板不在,赶紧走”。


事后,电视台记者回来付这碗面的钱并采访了这位女店员,问她为何不让小伙子在店里吃面?这位女店员解释说她自己就是店里的老板,不让他在店里吃就是不想让他觉得尴尬。那一刻让人觉得好温暖。

【问道道家】从“太上下知”看谷歌创始人潇洒辞职

这位善良女老板之良苦用心,不也是一种“太上,下知有之”吗?

 

帮助他人要出发于平等的支持,而非高高在上的给予,要让对方感觉很舒服,才是更重要的。而我们通常的误区是:在物质上帮了别人,但在心理上伤害了别人。当我们能够真心实意为他人着想时,也会自然而然达到“太上下知有知”的境界。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们生命中的所有导师都只是路标,帮助我们指明前行的方向。一个真正的导师不会让我们去追随他,而是会让我们去追随真理、追随自己的心。我们要从老师的教导中更清楚地知晓自己,从而拿回自己的力量,按照自性的指引去走一条最适合自己、最能够让自己圆满的路,活出自己那份独一无二的精彩,活出属于自己的“自然而然”的样子。


文 | 侯雪莲  易统博士(美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