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问易景观】伦敦“小黄瓜”为何命运多舛?

(2019-12-04 12:13:52)
标签:

张宝祥

【问易景观】伦敦“小黄瓜”为何命运多舛?

伦敦有一座地标性的摩天大楼,位于金融区圣玛丽斧街30号(30 St. Mary Axe),因造型奇特而被当地人称为“小黄瓜”(The Gherkin)。


这座摩天大楼由赫赫有名的福斯特勋爵Lord Norman Foster设计,获得2004年的RIBA斯特林大奖,被誉为21世纪伦敦街头最佳建筑之一。然而,如此经典的建筑,其所有权却几经转手,这又是为了什么呢?《易经》揭示了宇宙间事物本质规律,就让我们从易道中获知其中的奥妙。

【问易景观】伦敦“小黄瓜”为何命运多舛?【问易景观】伦敦“小黄瓜”为何命运多舛?
【问易景观】伦敦“小黄瓜”为何命运多舛?

这座大楼的外观整体呈无数三角形组成的尖锥形,其内为镂空状态和中空结构。这就对应了《易经》的五行模型中“火”的状态(木火土金水,火呈现三角、尖角、镂空、中空的形态)。


在《易经》的五行模型的能量关系中,“火克金”,而金融公司及银行的行业能量属性毫无疑问是“金”的状态。所以,这座大楼的能量对金融公司的发展是不适合的。同时,这座大楼与其所在的伦敦金融区在能量上也不匹配。


2004年,“小黄瓜”正式启用,其所有者为瑞士再保险公司。这家公司是瑞士最大的专业再保险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人寿与健康险再保险公司,位列第二大国际再保险公司。瑞士再保险公司的核心业务是为全球客户提供风险转移、风险融资及资产管理等金融服务,其行业的能量属性显而易见对应了《易经》的五行模型中“金”的状态。


2006年,英国的Evans Randall和德国的IVG Immobilien联合从瑞士再保险手中购得这栋大楼。当时为筹措收购资金,Evans Randall和IVG Immobilien合计贷款4亿英镑,并选择以瑞士法郎来为自己那部分贷款计价,而未作汇率对冲。2007年以来,瑞士法郎兑英镑汇率上涨了56%,导致“小黄瓜”在2009年突破了其贷款价值比上限。此后“小黄瓜”的贷款价值比一直高于上限。


2014年,由于以该大楼为抵押品的债务飙升,“小黄瓜”进入破产管理程序,后被破产管理机构德勤(Deloitte)出售给巴西亿万富翁约瑟夫·萨夫拉(巴西富豪榜首位的银行家)。


2017年,“小黄瓜”再次被挂牌出售,虽有包括香港李锦记的多家意向客户进行洽谈,但最终流产。


由此可见,当建筑的能量属性和行业及地域的能量属性不适宜时,必然会引发负向的不稳定状态。


【问易景观】伦敦“小黄瓜”为何命运多舛?

【问易景观】伦敦“小黄瓜”为何命运多舛?

【问易景观】伦敦“小黄瓜”为何命运多舛?

进而,如果您对《易经》有深入研究就会发现,“小黄瓜”的整体及其内部又呈现螺旋型结构,这即是《易经》八卦模型中“坎卦”模型的状态,进而两者组合就形成了《易经》六十四卦模型中““火水未济卦”的能量状态,喜欢《易经》的朋友们可以思考一下,这又代表着什么呢?


世界上没有偶然的成功或者失败,更没有无缘无故的顺畅或者阻难,只不过是我们不了解其内在的规律。不论是建筑,还是人,亦或者企业,最重要的就是“合宜”,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理想的平衡状态,这也是易经带给我们的无上智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