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易景观】大英博物馆鲜为人知的一面
标签:
张宝祥 |

大英博物馆(The British Museum),英国国家博物馆,位于英国伦敦新牛津大街北面的大罗素广场。它是全世界第一座对民众开放的博物馆,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宏伟的综合性博物馆,是全球最著名的四大博物馆之一。
大英博物馆收藏了世界各地许多文物和珍品及很多伟大科学家的手稿,藏品之丰富、种类之繁多,为全世界博物馆所罕见。大英博物馆拥有藏品800多万件,涵盖了200多万年的人类历史,由于空间限制,至今仍有99%的藏品未能公开展出。那么,大英博物馆的建筑形态对其发展有着怎样的影响呢?《易经》揭示了宇宙间事物本质规律,就让我们从易道中获知其中的奥妙。


如图所示,大英博物馆的整体建筑呈现为方形结构,主体颜色为黄色,所以无论“地之方”还是“土之黄”都对应了《易经》的五行模型中“土”的能量。博物馆,其能量属性是什么呢?博物馆最大的两个特点,一个是藏品丰富,正所谓地大物博,这就对应了《易经》的五行模型中“土”(大地)的状态;第二个特点是收藏,这还是大地藏纳万物的“土”的状态。由此可见,大英博物馆的行业能量属性是“土”。所以,大英博物馆的建筑,无论其形态还是其颜色,都完全与其行业属性匹配,形成能量的共振状态,这对其良好发展有着强烈的促进作用。


大英博物馆,除了各个展区的叹为观止外,给人印象最深的是其大中庭(Great Court),即伊丽莎白二世大中庭(Queen Elizabeth II Great Court)。此处是欧洲最大的有顶广场,顶部是用1656块形状奇特的玻璃片组成,广场中央为大英博物馆的阅览室,这就在中心形成了中空结构,也就对应了《易经》的五行模型中“火”的状态(木火土金水,火呈现虚幻中空的形态)。火,象意为“光明、美丽、眼睛、展现、观看”等,这恰是博物馆的功能需求。同时,火也象意着“文字、图画”,这就与“图书阅览”有着完美的能量共振作用,更强化了博物馆展品中的此类文物的能量。而来自中国的画作《女史箴图》和埃及的画作《亚尼的死者之书》,以及用希腊文字、古埃及文字和当时的通俗体文字三种文字刻出来的埃及罗塞塔石碑,也由此成为了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除此之外,中心的“火”对整体的“土”,也形成了“火生土”的能量状态,对博物馆的举世瞩目起到了核心的推动作用。当然,在这里我们可以进一步解读,研究《易经》的朋友们可以思考一下,外部结构为方形,中心内部为中空,这就组成了《易经》六十四卦模型的“地火明夷卦”,明晰了这个卦的象意就能理解为什么大英博物馆最受欢迎、最著名的镇馆之宝是“木乃伊”了。
世界上没有偶然的成功或者失败,更没有无缘无故的顺畅或者阻难,只不过是我们不了解其内在的规律。不论是建筑,还是人,亦或者企业,最重要的就是“合宜”,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理想的平衡状态,这也是易经带给我们的无上智慧。
往期回顾
张宝祥老师
新易国学核心成员
易经环境规划专家
墨家文化力创始老师
新易国学团队《易经环境之道》系统老师,师从国学导师许文胜教授,在其辅导下从事易学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掌握正统易学精髓。秉承“环境平衡、天人相应”的核心能量理论,对景观学有着本质的认知、科学的解析与独到的见解,与许文胜教授共同建立起符合现今时代的“太极景观系统”,对环境景观学的健康发展起到积极深远的影响。
文中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版权联系删除。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