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易公益】小满,一个充满哲理的节气
标签:
新易国学 |

小满,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八个节气,即夏季的第二个节气。此时夏熟作物的籽粒开始灌浆饱满,但还未成熟,只是小满,还未大满。
二十四节气,是太阳和地球之间的角度产生的。小满这一天,太阳到达黄经60°。
在二十四节气中,小满绝对是一个充满哲理的节气。小满者,满而不损也,满而不盈也,满而不溢也。
中国传统儒家中庸之道,忌讳“太满” 、“大满”,道家有“满招损、谦受益”、“物极必反”之说。
因此在二十四节气的命名上有一个独特的现象,有小暑必有大暑,有小雪必有大雪,有小寒必有大寒,唯独有小满却无大满。
正因为如此,小满虽然为节气,但是通常用来形容人生。古人云:“君子宁居无不居有,宁处缺不处完”,水满则溢,月盈则亏,既是自然规律,又是人生哲理。说个简单的道理,吃饭不能吃太饱,也不能吃不饱,那么似饱非饱最舒服;跟人聊天不能不看人,也不能盯着看,时看时不看最好;所以人生不能自满,也不能不满,那么只能是小满。小满是自然节气,更是人生哲理。
人生小满,足矣。

小满习俗
抢水
旧时水车车水排灌为农村大事,谚云:“小满动三车(三车指的是丝车、油车、水车)。”水车例于小满时启动。
祭三神
小满在历史上有一个习俗叫祭三车,哪三车呢?叫水车、牛车和丝车。水车车神传说为白龙,农家在车水前于车基上置鱼肉、香烛等祭拜之。特殊之处为祭品中有白水一杯,祭时泼入田中,有祝水源涌旺之意。以上旧俗表明了农民对水利排灌的重视。
蚕神诞辰
据记载,清道光七年(1827年),江南盛泽丝业公所兴建了先蚕祠,祠内专门筑了戏楼。楼侧设厢楼(相当于剧院之包厢),台下石板广场可容万人观剧。小满前后三天由丝业公所出资,延请各班登台唱三天大戏。

小满三防
防湿邪
小满过后,
防内火攻心
中医认为,夏主火,内应于心;西医也认为炎热的天气,体内血流会加快,增加心脏负荷。所以夏季应养护心脏,调适心情。切勿随意动怒,以防引发高血压、脑血管意外。
防贪凉伤阳气
小满,也表示人体内阳气的蓄积还只是小满,并没有达到真的满。所以还不能使气机过于外泄,也不能贪凉而伤阳。

小满养生
消暑解乏·食苦(菜)瓜
天气逐渐炎热,很多人会出现上火、身体困倦等问题。《本草纲目》称,苦瓜能“除烦热、解劳乏、消心明目”,有助于消暑解乏、提高免疫力,可多食用。这里需要提醒的是,苦瓜性寒,大便溏泻、脾胃虚寒者应少食。正好小满三候之一正是“苦菜秀”,也正符合“小满吃苦”的时间节点。
逼走湿气·生姜
中医认为,生姜能把体内寒毒排出体外,具有发汗解表、温中止呕、温肺止咳等功效。小满前后湿气重,吃过生姜后,人会有身体发热的感觉。西医也认为,生姜能使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加快,促使身上的毛孔张开。同时还能把体内的病菌、寒气一同逼出。
红豆薏仁·健脾祛湿
薏仁性凉,味甘淡。有利水消肿、健脾去湿、舒筋除痹、清热排脓等功效。与红豆一起熬煮,是健脾祛湿的良药。不过这里小编不建议大家使用大米代替薏仁,相比较大米,薏仁更具有补肺、健脾、清热、祛风湿、消水肿等功效。

以上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版权联系删除。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