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易时评】领导者判断与自我约束的七个标准
标签:
新易国学黄晓雷法家规则管理 |
企业管理重要一环,就是需要做到“在其位,谋其职,明确自身的职责所在,深知自己在企业中扮演的角色”。而这种角色定位,往往是“规则”带来的。比如大家熟知的:亚马逊14条准则。
作者:法家学者
黄晓雷
-
costomer obsession
客户至上 -
owenership
主人翁精神 -
bias for action
崇尚行为 -
invent and simplify
创新简化 -
vocally self critical
自我批评 -
earn trust of others
赢得信任 -
frugality
勤俭节约 -
think big
远见卓识 -
dive deep
刨根问底 -
have backbone;disagree and commit
敢于建言,服从大局 -
are right,alot
决策正确 -
hire and develop the best
选贤任能 -
insist on the highest standards
最高标准 -
deliver results
达成业绩
但是,高阶层管理者可以通过规则为企业员工提供一个理想,指引一个前进的方向,明确一个企业的使命。可是对高层管理者而言,自身素质与能力要求很高,其担负的责任重大,当自身权利与能力到达一定高度,自己往往很难明确自身定位和判断的准则。
然而很多企业的失控,就源于领迷失自我约束后的“为所欲为”,为此法家韩非子有一句名言:“安危在是非,不在于强弱。存亡在虚实,不在于众寡。”这句话道出了企业安定长久的本质,那么怎样才能做到真正的安定长久呢?韩非子给出了安术七法:
-
一曰,赏罚随是非:是非就是标准,有了标准,才不会随心所欲;有了标准,才不会被下属妄自揣摩;有了标准,才能赏罚服众。
-
二曰,祸福随善恶:善恶就是德行的高下,与人为善,宽仁体下,只有德配其位,长久以往必然福祸自显。
-
三曰,死生随法度:法度就是制度化,是组织发展的基础,是组织生存能力的保障。人治必然大起大落,法治必然长治久安。
-
四曰,有贤不肖而无爱恶:个人偏好,必然蒙蔽双眼,这是评价下属的天敌,无私爱有公心,千里马才能真正被发现。
-
五曰,有愚智而无非誉:所谓“盛名之下,其实难副”,非誉就是盛名,不想被人利用,受人左右,就多看多听多考验,再下结论。
-
六曰,有尺寸而无意度:“意度”就是主观臆断,这是做决策的大忌,主观来自于自满,来自于偏见,破解的关键就是数字,产生于实际的数字。
-
七曰,有信而无诈:领导者总是被一万双眼睛盯着,一万颗心琢磨着,今天的权谋诈力,只能是明天被别人揣摩和看轻的资本。谎言可以赢一时之事,却赢不了一世之心。
高层管理者的主要职责就是让每一个员工的潜能发挥到极限,妥当的处理个人利益与公司利益,最终将个人利益与公司利益统一在一起,而这一切的基础,都要建立在领导清晰地自我认知与自我约束之上,所以凡此七者,持之以恒,便能显现它们的威力,构建一个强大而安稳的组织。
【老师简介】
黄晓雷,法家思想组织管控模型专家,鬼谷子公共关系谋略专家,新易国际核心成员,国学文化研究者,兼任多家企业管理顾问。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