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易特辑】过了大寒又一年,健健康康过大年!

标签:
新易国学文化大寒节气养生 |
我国古代将大寒分为三候:“一候鸡乳;二候征鸟厉疾;三候水泽腹坚。”就是说到大寒节气便可以孵小鸡了;而鹰隼之类的征鸟,却正处于捕食能力极强的状态中,盘旋于空中到处寻找食物,以补充身体的能量抵御严寒;在一年的最后五天内,水域中的冰一直冻到水中央,且最结实、最厚。
大寒是二十四节气之尾,也是冬季即将结束之际,隐隐中已可感受到大地回春的迹象,但毕竟还不是春天,保暖保健不能掉以轻心,要防以下疾病:
寒冬季节,天气严寒易冻伤手脚,预防方法是穿暖防寒。鞋袜要松软防风,以免影响气血供应。
阳虚之体,怕冷、手足发凉、脉沉而弱,可服金匮肾气丸,吃饭要多吃羊肉、狗肉等温热食品,还要锻炼身体增强抵抗力,局部多按摩,也可擦冻疮膏。
皮肤瘙痒的主要原因是对寒风过敏,另外是皮肤抵抗力偏弱的缘故,可以吃生姜炖带皮的肉,或胡萝卜炖连皮的肉及鱼肝油胶丸,必要时可在医生指导下服扑尔敏等抗过敏药。
气管黏膜对寒风过敏,与肺、肾都有密切关系,养生办法是加穿棉背心或羽绒背心。肾阳虚的可以吃金匮肾气丸温阳散寒,肾气虚的可用人参粉3克、蛤蚧粉2克搅入粥中服用。多吃核桃。
多做深呼吸,以增强肺功能,避免过劳,常吃化痰食品,如银耳、杏仁、萝卜、秋梨或陈皮炖猪心肺。
寒痹俗称冷风骨痛,这种骨痛逢寒加剧,得热则痛减,寒则易气血凝、气血受阻,不通则痛之故。养生保健的原则是温经散寒。除用热水袋、电褥等保暖防寒之外,可服风湿骨痛丸,若效果不明显还可用附片炖肉,方法是用熟附片10~15克,布包先煎2小时,再与肉同煮1小时,吃肉喝汤。病情较重的,应在医生指导下服桂枝附子汤或川乌煎服。
大寒节气,天气严寒,易伤寒发热头痛、咳嗽,所以要注意避寒,多吃温热之品。
“小寒不太冷,大寒三九天”,大寒时节虽然离立春大地回暖之时仅有半月之遥,但也要注意防寒保暖。而从养生角度讲,大寒节气仍是进补的大好时节,对于体质弱的人来说,大寒进补仍是一项必要内容。旧时有“大寒大寒,防风御寒,早喝人参、黄芪酒,晚服杞菊地黄丸”的说法。因大寒与立春相交接,所以大寒进补的食物量可逐渐减少,并多添加些具有升散性质的食物,以适应即将春天万物升发的需要,迎接春天勃勃生机的到来。
想知道2016年会有那些高发病症,我们如何为自己和家人提前预防准备?答案尽在完整2016全年趋势预测,新易国学官方微信平台“国学眼中的世界”首发!请大家密切关注!
首发时间
1月22日
中元4714年太极能量平衡图首发
1月26日
中元4714年度趋势分析首发
长按上方二维码,即可获得官方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