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开无人售卖超市会怎样?

标签:
基础素质诚信无人售卖仁义礼智信孙子兵法健康 |
分类: “百家”文章精粹 |
本文作者:中国孙子兵法战略专家——宫春涛
导读:细心的朋友发现,主流媒体近段时间多次播出同题材新闻,纷纷指向无人售卖超市,人们的基础素质够不够,它们能否正常经营下去?
【事件】
央视新闻报道:《辽宁小货摊无人售货 13年不差一分钱》
13年前,辽宁本溪的那旭开了家汽车租赁行,玻璃水就摆在屋外卖,因为没人手也就没专人看管。开始家人担心会被拿光,但是一星期过去,一个月过去,所有顾客都自觉付钱。13年中那旭卖出一万多瓶玻璃水,从没差过一分钱。
央视新闻频道:《诚信买卖,大学校园设“无人超市”》
九江学院的3名大三学生在图书馆合伙开了一个小卖部,钱和货品无人看管,买东西付钱采取自助式,全凭诚信,开业至今没少过一分钱。
中新视频频道:《延吉的社区无人售菜超市开业一年不差钱》
丹英社区所建的超市内并没有售货人员,店里的商品全靠社区的义工定期来整理和补充。店里蔬菜和水果的价格要比市场上便宜。选菜、付款、称重、找零都由消费者自主完成。从来没有少收到钱的情况。
《无人售卖货架入驻成都 没有收银员取货找钱靠人品》
牛奶、咖啡、面包、奶茶……货架虽小,商品蛮多。在货架中央,几个贴着币值的零钱盒格外醒目。这是位于天府软件园C区华迈通信公司的无人售卖货架,但公司员工更喜欢称其为“诚信超市”。
目前,在成都大大小小的办公楼里,已经悄然进驻了40多个类似的“诚信超市”。据主办方说,逃单的事基本没有,成都白领的素质很高的。
长沙晚报:《小学开设无人售货超市 6年只有9次“浑水摸鱼”事件》
冷水塘完小建在山坡上,离最近的居民点有200米,学校为方便孩子决定设一个小超市,由于人手不够,于是想出了无人售货的办法。“开始也担心孩子们拿东西不给钱或者少给钱多拿东西,没想到现在成了学校最佳的德育场所。”
【宫春涛老师说】
想知道一个国家政治风向标指向哪里?将要倡导什么样的文化?简单,看《新闻联播》。谁都不会否认,这个节目是官方媒体的代表,舆论的喉舌。这样重大的节目为什么会将目光频频对准名不见经传的小店?《孙子兵法》中说:“令素行者,与众相得也。”原文中的令,当然指的是军令,我们可以引申为国家企业所倡导的文化。一种文化能够执行下去,是因为与大众的意愿相互匹配。
在西方国家中,无人高铁,无人超市,无人公园相当普遍。我相信有过出国经验的朋友一定会深有感触。中国国民经济日益发展,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人与人之间关系日渐冷漠,“诚信”缺失。很多人会怀疑国人的素质,因而对这种诚信考验并没有太多信心。正因为如此,无人售卖超市这种小事件才能登上主流新闻之中。
其实现实并没有那么悲观,上面的新闻就佐证了这一点。不管是小学生,白领,汽车司机,也不管是在江南还是塞北,全民证明了国人并不是没有素质,而是更缺乏用诚信引导的环境。温哥华的列治文基本都是华人,欧洲的游客中也大多都是华人,他们可以自觉地以更高标准要求自己。
以诚信为基础规则的事物,吻合了百姓心中憧憬的社会价值标准,重建“仁义礼智信”为代表的东方价值观成了大众意愿的共识。小小的无人售卖超市就像星星之火,在为大众提供便利生活的同时,也引导、教育、温暖了每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