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微软放弃末位淘汰制的启示

(2013-11-22 15:14:14)
标签:

人和

也就是

不适合

雅虎

效率

健康

分类: “百家”文章精粹

     

本文作者:法家执行变革管理专家——黄晓雷

    最近微软的人资制度变革成为头条新闻。11月12日宣布取消其全职员工排名制度,取消评分制度(类似等同于国内企业理解的末位淘汰制度)。微软人力资源掌门莉莎·布鲁梅尔(Lisa Brummel)在她的电子邮件中说:“微软将不再排名,也不再预先制定分配方案。”

    不少评论纷至沓来,有网友认为:微软不搞末位淘汰制死得更快。也有网友叫好:早就不合时宜,现在都讲人性化柔性管理,这种垃圾玩法早就该取消。更有公知宣称:看看人家微软,现在中国的企业还在把末位淘汰制奉为瑰宝呢。

    同样一件事出来,大家的看法如此不同。其实在中国的企业管理业界内,长期存在两种不同的声音,一种是西学派,唯西唯是,企业管理当然是西方的好;一种是土鳖派,中国式管理才适合中国人。到底谁的看法对呢?我们的企业又该如何玩制度呢?

    法家韩非子有一句话:“闻古之善用人者,必循天、顺人而明赏罚。”古代善于用人的君主,必定会遵循天道、顺应人情并且赏罚分明。

    玩企业制度三大原则,按先后顺序,第一是天,第二是人,第三是执行。

    先说“天”。什么是法家韩非子所说制度的“天”?就是企业所处的不同阶段和状态。就拿末位淘汰制来说吧,微软的这个制度,用了得有很多年头了,一开始是很有效的,但最近几年,大家开始批评的多,为什么呢?就是因为公司所处的状态不同。任何一个制度都有它的优点和缺点,比如末尾淘汰制,优点是可以激发斗志,缺点就是影响团结,内部协调效率低。就看这个公司想要什么,现在公司的状态是不是能忍受缺点。微软在开始实行这个制度时,在优点上获益良多,而这几年,受它的缺点拖累不少。

    其实这和最早创建这个制度的通用公司是一样的。上世纪80年代,杰克·韦尔奇开始在通用电气首推,取得了特棒的效果,但后来,通用变了,这个制度也弃之不用了。所以说,企业玩制度,第一先看制度的“天”,也就是看企业在什么状态,什么阶段。

    第二说“人”,什么是制度的“人”呢?就是企业用的是什么样的员工。员工不同,相应的制度当然也就不同。末位淘汰制被很多国内企业视为“狼性文化”,有压力才有动力,很多企业的发展也得益于此,比如说华为。对于以推销和直销为主的公司,效果就十分显著,但对于更多依赖创新、创意的公司来说,这种制度的效果就明显弱化。到今天为止,世界500强的企业中还有最起码30%以上的公司在使用这个制度,而且还用得挺好。因为世界500强中的企业,分别来自不同的行业,他们的员工构成和状态完全不同。

    最后说执行。同样一个制度出来,关键还得看制定细节和怎么执行。亚马逊、Facebook和雅虎也有各自的员工大排名制度,他们同样是IT型公司,但由于具体制度细节不同,这些公司并没有像微软那样,在这个制度上出现突出矛盾。所以任何一个制度的好坏,一定要看制定和执行的细节。

    法家讲的关于制度这三条原则,对于中国企业来说,意义重大。很多中国企业,一听到无论是西方还是本土成功企业有什么好经验、好管理体系,马上就派人学,回来植入,但往往水土不服,最后得出结论:这招不灵。但其实制度没好坏,只有适合不适合。适合了就是助力,不适合就是添乱。如何评判?就是法家的这句话:“闻古之善用人者,必循天、顺人而明赏罚。”唯天、人和执行,这三大原则足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