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污染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已习惯

(2013-10-25 09:56:06)
标签:

代价

死亡人数

报告

战略规划

感觉

健康

分类: “百家”文章精粹

   

本文作者:中国鬼谷子研究专家——朱钧
  当北方进入冬季的时候,有关天气最热门的话题是可以多次在城市中见到“海市蜃楼”的景色,只是这种景色可以夺去你的生命,虽然不一定是马上。前两天,哈尔滨大雾中小学停课,局部能见度低于10米。可怕的是,继续发展下去,这种情况将会成为常态。
  现在华北地区的各大城市面临越来越严峻的污染问题。最近,公布的中国城市空气质量报告中,十个重污染城市,北京周围就有七个。现在,生在北京的人们恐怕再也没有什么幸福的感觉了。面对如此严重污染的天气,最好的选择就是呆在家中。而对于广大的上班族来讲,你别无选择。近几年,雾霾天气频频笼罩北京城。实际上,除非天时运行的规律起到一定的作用外,我们不得不再次反思城市发展的战略与定位。
  一些专家分析雾霾不散的原因时称北京的雾霾成因主要是城区的公交车、天津的油和河北的煤。实际上很多的因素是我们的宣传与城市战略规划有严重的问题。发展经济的目的是为了什么?GDP数字不与人们的生活质量与幸福感相匹配与评估,再高的数字实际意义又有多少?纵横术说:“反以知古,复以知今,反以知彼,覆以知已。”提示给我们的是要借鉴古往今来的经验。我们为什么还要重复发达国家已总结的教训?为什么不提前进行指导性规化与政策性地引导?我们来回顾下历史,1952年12月4日,伦敦上空的冷高压导致大气湿度增加,风力很微弱,污染物难以扩散,结果造成了悲剧。呛人的浓厚烟雾弥漫全城5天之久,几天内死亡人数比平时增加了4000人,这就是著名的“伦敦大雾”事件。数据表明,死亡高峰与二氧化硫及烟尘的浓雾高峰基本一致。
    现在出现这种现象,表面是大气环境污染严重,实质是经济结构、能源结构不合理。而最根本的,是我们没有一套系统思考的思维方式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特别强调的危机意识!城市发展用开发完再治理的思路与工作方式进行,自然将让你付出更大的代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傲慢的工行
后一篇:先除害群之马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