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学子拜文曲星的思考

标签:
之道渊源家乡人后人小学健康 |
分类: “百家”文章精粹 |
本文作者:中国道家研究专家——黄卫东
近日,漯河市第一、二、四、五高中和实验高中由校方负责人带队,纷纷到被誉为“文宗字祖”、“许夫子”、“文曲星”的许慎文化园祭拜,祈愿在今年的高考中能“金榜题名”,共有即将高考的1100多名尖子生代表陆续参加。
许慎,东汉经学家、文字学家,今漯河市召陵区许庄村人。他编纂的《说文解字》,为世界上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字典,使我国的文字从字形、字义到读音有了一个统一的标准,成为历代启蒙教育和“小学”研究的“标准教材”。被后人尊为“文宗字祖”、“字圣”、“许夫子”等,家乡人誉他为“文曲星”。其《说文解字》跟《尔雅》同为中国古代最重要的字词典。
一些民众认为拜文曲星是搞“封建迷信”:“如果希望烧香叩拜或借助‘状元符’、‘祈福带’之类的东西就能考上清华北大,那就太天真、大错特错了。”
更多的民众持赞成态度:“学生祭拜许慎一来可以缅怀圣人,二来可以求得心理上的安慰,可以间接帮助学生缓解紧张情绪。有啥不好?”
其实,这是一个很好的文化现象。在古中国科举考试中,恩科大考前,都要拜祭至圣先师孔夫子。这是学子的信仰,对文化传承的一种敬重,是有德之教。
老子曰:“有国之母可以长久”。母,本意为母亲,这里可引申为一个国家的传统和传承。即一个国家只有尊重自身的传统,尊重自身的文化渊源,这个国家才可以长久。
当今的中国,只有恢复中华传统文化的教育,恢复几千年的文化源头的精神教育,才是中华文明复兴的开始和根本之道。
前一篇:如何避免一开听证会就涨价的怪圈
后一篇:菲律宾让大陆台湾更团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