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兰教育领先全球的秘密

标签:
深刻反思资源分配学习辅导教育道家思想 |

本文作者:中国道家研究专家——黄卫东
自公元两千年开始,经合组织(OECD)每三年举办十五岁学生能力评估测验「国际学生评量计划」(PISA),芬兰青少年连续多届在阅读与科学两项评比称霸,解决问题和数学则位居第二。
美国、韩国、日本、英国、南非等各国教育机构与领导,远走天涯海角到此,为的就是汲取「芬兰第一」的经验。更有媒体撰文建议,欧洲领导人应暂时放下所有活动,「回芬兰的学校上课。」
人们不禁要问:过去十多年,世界各国花费庞大资源推动教育改革,小小一个芬兰凭什么摘下桂冠?
老子曰:“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
译文:大自然的规律,遵循的是减少多余的去补给不够的。人的处世原则却不是这样,而是减少已经不够的去奉献给有余的。谁能够减损有余呢,只有得道的人才能如此。
芬兰教育领先全球,正是因为奉行了老子的天道哲学。
1、当其他国家还在施行菁英教育时,芬兰却反其道而行,绝不标榜菁英,坚持每一个小孩公平受教。从制度设计到资源分配,芬兰教育从平等出发。六十万中小学学生,分布在四千所综合学校,平均每校约一百五十人,班级人数不超过二十人,小班小校的制度有利于「无一人落后」,更没有什么所谓的重点和普通学校之分。
2、提升学习迟缓者的学习能力,是芬兰专注策略的另一个重点。当学生出现短暂学习困难时,老师会立即提出矫正计划,在课堂上或是放学后进行个别辅导,费用由政府负担。芬兰有将近20%中小学生接受额外学习辅导,在老师早期介入辅导后,有轻微学习障碍的小孩都进步很快,一两个月之后,就不再需要「补救」。芬兰人自有他们的逻辑:「学得快的人可以自己学,学得慢的人更需要帮忙。」老师上课总是花最多时间在「把慢的人教会」。「宁可让学得快的人等,也不能让不会的人继续不会。」
当今之中国,正大力推动我们民族的伟大复兴,而民族之复兴主要是文化的复兴,而文化复兴的根本就是要从教育做起。通过分析芬兰教育中的道家哲学,应该引起我们的相关教育部门、家长、社会的深刻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