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耳“梁”言——发人深省

标签:
研究机构机构不是我深刻反思最先 |
分类: 太极思维看万象 |
由梁佳平逝世引发对现代医院的反思
许文胜老师口述:初翔整理
梁佳平老师去世的一年里,我们反思了很多,其实有些话一直想说出来,今天借佳平去世一周年,和大家一起分享。
每当回忆梁佳平的整个治疗过程,我就会发现,我们现有的整个医疗体制存在非常大的缺憾,而这个缺憾可能确确实实影响到很多“非危重病人”的治疗,甚而有可能对他们的生命造成无可挽回的影响。
我们先来回顾一下梁佳平的发病过程,大家就能明显看出端倪。
在前年12月23号,佳平只是感觉腹部有微胀的感觉,但因为那段时间我们团队课程很多,加上老师都很敬业,在课程中会比较耗气,老师们都会有不同程度腹胀的感觉(这个主要是由于脾虚造成的,只要休息一段时间即可恢复),所以当时都没有认为这是一个特别严重的疾病,只认为是因脾虚引起的腹胀。
12月25号,梁老师带病在上海同济大学进行演讲,演讲之后腹涨加重,我们开始觉得问题的严重性,第二天就去了上海最知名的医院——上海华山医院,在华山医院仅通过一个CT检测结果就认定为肝腹水,说要迅速治疗,但是因为没有床位无法治疗。
肝腹水大家都知道,是因为肝脏硬化或者是肿瘤引起的腹部积水,这是一种比较严重的病,不过这个病虽然严重,但迄今为止,还不足以在很短时间就夺走人的生命,所以我们迅速联系了国内非常多知名度很高的现代医院,其中包括北京肿瘤和协和医院等,最终他们选择了国内比较有权威性并且治疗效果良好的天津肿瘤医院。
到达天津后我们得到了天津肿瘤医院的大力支持,他们进行了快速诊疗,经诊疗后发现,这个腹水无从查出原因,从验证和诊断结果来看,不支持肿瘤,而肿瘤医院为专科医院,所以强烈建议转到综合医院去诊断,而此时已经是12月30号了。
决定转院之后,我们又得到了医学界很多朋友的大力帮助,但由于当时佳平的病已经非常严重,身体非常虚弱,我们转入了天津的XX大医院,而这个医院由于放假,所有仪器处于停止使用的状态,主治医师也在外休假,要等到1月5号才能回来,所以只能先在医院接受营养治疗。
但是营养治疗之后,原来简单的腹胀,逐步衍发成为严重的心脏不适和胸部积水,心脏不适严重到心跳157/分钟,这是一个常人很难忍受的过程,连续几天内都无法睡觉,即使后来同时进行输液、腹部排导,但效果也不明显。但这里值得一提的是,此间唯独发现,肿瘤医院在我们转院离开前,给他使用的一些和肿瘤无关的药物产生了一定效果,但是转入这家医院就停止了。
之后的时间里,我们在这家医院几乎每天就只有一项检查,医院在此期间没有再实施任何治疗方案和也没有再给出任何方法去调整,只能等待检查,而我们就眼睁睁看着佳平从一个非常健康的人走向生命垂危的过程,毫无办法,因为此期间的延误,病情也由缓速恶化转变为迅速恶化,最终导致肠粘连、呼吸困难、水肿、肾衰竭。
这个状态一直持续到1月8号,期间不仅院方没有采取任何治疗,还依然怀疑病情应归咎于恶性肿瘤,但通过穿刺、PET-CT等多种手段,仍未发现任何肿瘤迹象,可是院方依然坚持,在我们进行协商过程中还在坚持,但不解的是,期间院方却并未派出主治医师或权威专家与我们沟通。
权衡再三,我们又会务了肿瘤医院主任,肿瘤医院主任专程来看望病情,同样不支持他们所说的肿瘤现象,因为所有的测试都显示肿瘤不存在,所以至此,大家就会发现,梁老师的病症无端的就被耽误了,所有宝贵的治疗时间也这样无端的浪费了,最后只能进ICU上呼吸器。
我们申请通过中医疗法尝试治疗,但因和医院的制度不符,没能达成共识。
后来,我们将梁老师转回他的出生地洛阳,在进行了一定的中医药物治疗,病症有所缓解,但最终由于肾部和心脏衰竭,在去年的今天不幸逝世。基于这次亲身和医院的接触,我们现在发现,现有体制的医院组织结构中,对重症病人只采用检查,不敢实施治疗措施的制度,对于“非危重病人”有巨大的缺憾。
本来在呼吸衰竭前,有机会通过一些手段快速缓解腹部积水问题,但被“莫须有”的概念拖延了,这里面我们满是无奈,我们只知道医院是治病救人的地方,但是现在反应到的是,很多“非危重病人”,就像梁佳平老师这样,原本身体极为健康,所有器官完全没有问题的病人,在某些医院官僚体系下,影响了治疗最佳周期,陨失了自己的生命,这难道不值得反思吗?
医院的工作流程、医生的职责体系、医生的治疗水平、医疗方案快速反应处理问题的能力,反射出现在很多治病难问题。就最近几天,同样的问题还在我们朋友的亲属身上出现,病情随着不断检查而逐渐加重,同时没有任何有效的治疗。究其原因,就是因为对于治疗的放任。
这里面衍射出的,就是缺失了梁老师生前一直追求的——中国人文化信仰和社会责任感,因为信仰大规模的丧失,对中国两个核心体系发展会产生重大的影响,而且对中国的危害是无穷的!这两个体系一个是医疗体系,另一个就是教育体系。医疗体系员工信仰的丧失,直接导致医务人员素质下降,而其结果就会直接影响中国人的生理健康;而教育体系的信仰丧失,教育人员素质降低,其结果就会影响中国人的心理健康。这难道不是我们应该反思的么?
之后,针对梁老师此病我们又和国内中医医学界进行了广泛的探讨,寻访到很多对此有丰富的治疗经验和很好的治疗效果的名医,最后确定,此病源于寄生虫,如果对症下药此病一周就可痊愈,而现实是,我们在最先进的现代医院,却由于XX医院医疗体系的缺憾,效率低下,不甘于承担责任,不负责任的放任治疗,导致一个在中国十万名企业家间极具影响力的中国文化老师不幸逝世,这难道不该反思么?
基于此事,我们一方面深刻反思现在医疗体系的缺失,同时强烈呼吁建立以中医全系统理论为主导的医院、机构不仅全部理论体系来自中医,医疗体系和治疗过程也应该完全尊重中国古代医学的体制和流程。
其次,国家也应投入大量专业研究基金,用于中医中药的研究,而非只关注现代医院的临床治疗实验,对中国优秀的民间医师临床研究也应该同样重视,以卫生部为指导系统由各级卫生组织发掘,建立一套国家认可的中国古代医学中医研究机构,进行中医临床实验。
最后,国家应该要求中医药厂,全面配合中医医疗体系,对中医传统对各种领域疾病的检测方式、治疗技术和快速有效的药方进行整合,并对其药方实行专利保护。而对于西医制度体系,在危重病人的治疗上,在同家属协商后允许中医尝试性治疗,同时加快检查速度。而以上这些,不只是对各别大医院实行,而应是所有医院普及。
看着自己的亲朋一天天的走向衰亡,这种感觉不仅仅是痛苦,更是一种内心的煎熬,我们都希望幸福,而幸福的根本就在于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医疗是我们幸福的根本,真的希望我们的医疗制度能为我们的幸福生活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