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中国墨家管理专家——王建老师
中西方文化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如果要弄清差异的源头,首先必须明白东方人和西方人生理上有什么显著特征。
东西方人有一个最显著的生理特征,那就是东西方人肠子的长短不同。那么肠子的长短与文化有什么关系呢?
肠子的长短不同,决定了食物的不同,食物的不同决定了生活方式的不同,生活方式的不同决定了性格的不同,性格的不同决定了文化的不同。
我们看山羊是什么食性动物?食草型动物,老虎呢?食肉型动物。
食草动物——山羊的肠子是身长的22倍,
食肉动物——老虎肠子是身长的4.1倍;狼的肠子更短,是身长的3.5倍。
西方人的肠子比狼的肠子还短,只有身长的3倍;中国人的肠子是身长的5倍,比西方人的肠子长了三分之二。
食肉动物的基因决定他们的性格的三个特点:
一、是攻击性,也叫侵略性,弱肉强食,有我无他;
二、是争夺性,说得好听一点叫竞争性,为什么要竞争呢?不竞争就会饿死。一群狼捕获了一只羊,狼多肉少就会争夺。
不难理解橄榄球这类最激烈争夺的体育项目,全是西方人发明的。
三、是冲动性,说到好处是行动力强,说他不好是办事欠思考,比如一只狼发现一只兔子,思考一分钟,猎物早跑没影了。
中国人天生食物以植物为主,植物不会跑,所以办事三思而后行,
办事考虑周边环境,农耕靠天吃饭,所以对天地敬畏。
我们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从人的本性上看就不同。
三十多年来,我们崇尚西方文化,数学看高斯定理,物理学看牛顿定律,生物学看达尔文的进化论,哲学学的辩证唯物主义。
人力资源管理学是西方的——1987年才传入中国,计划经济下学的是“劳动人事管理学”。
会计学是西方的,经济学、企业管理学全是西方的文化。我们目前学国学有一个错觉,就是一些人还是认为国学是粗粮,营养不足,也不如西方的奶油面包好吃。
那么中国古典哲学能适合现代企业吗?比如我们讲墨家的文化,墨家距离我们2000多年,墨家的文化有什么特点呢?
中国有一句成语: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句成语来源于哪里?查遍孔圣人的著作,查到了一个字:“七十随心所欲,不越矩”——孔子只说了一个字,显然不是孔子发明的。
经考证:“规矩”这个用了2000多年的管理名词是墨子发明的。
墨子说:“我有天志,譬若轮人之有规,匠人之有矩。轮匠执其规矩,以度天下之方圆”。
墨子是个思想家,非常善于拿身边的事物做比喻,他善于木工,就拿木工常用的两件测量工具,发明了这一个非常重要的管理词汇。
这句话什么意思?我掌握了宇宙天地的法则,就像木匠掌握了圆规和直角尺一样,以此来管理天下。
规矩是什么?规矩是文化,谁推行的文化?
墨子说:“我有天志,
是墨子依据天地的法则推行的文化。墨子是一个最牛的管理专家。他定的规矩,对现代企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从《墨子》的军事著作中,我们可以轻易地分解出一个《定岗定编手册》,从
90岁的老头到四尺高的儿童,在哪个岗位干什么,什么要求都写得清清楚楚。一根木头、一堆柴草要几个人搬运都要打上标记;
每一个岗位的《工作流程》、《工作达标标准》也非常详细,与之配套的《奖惩办法》更是具体,便于实施。在惩罚的项目中,从扫厕所到死刑都有。
墨子的管理全部是量化的,《备城门》一篇只有200行文字,里面涉及管理的量化数据就有280个,即使是今天也是一个精细化管理的典范。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