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作者:中医经络养生专家——高学践
摘选郝连成《浅谈“导引按跷”》
当今时代,按摩推拿到处都是,然而对于推拿按摩之术的真正的内涵又有几人知晓?今偶得一好文章,且来自神秘的《黄帝按摩十卷》(此书出版于香港),悉心读之,必得真谛也!今摘文章之部分供世人参考。文章如下:
史记《华佗传》亦载有:“广陵吴普、彭城樊柯,皆从陀学五禽神伎”(五禽神伎与华佗五禽戏不同)……。这五禽神伎,就是我中华民族以师带徒形式保存下来的“导引按跷医术”。祖师华佗是精于此术的神医。在当时,人们就把掌握了这种“手到病除,妙手回春”的人,才叫:“真人”。随之华佗的迂害,华佗的弟子因此也被株连,自此神奇的“导引按跷术”便悄然隐秘到了民间……。至此,这千百年来的神奇医伎延续传承,则成了千古的迷团。可事实上,神伎“导引按跷”术,并没有就此而消声灭迹。人们所喜闻乐见,行之有效简、便、验、廉的医术,一直保留在孤独的师承之下。
以我本人从师所学的“导引按跷术”来讲,就是承袭了祖师华真人的衣钵,历经了时代的风雨坎柯而将其宝贵财富承袭下来。“导引按跷”一语,出自《黄帝内经.卷四.异法方宜论》中。曰:“中央者,其地平以湿,天地所以生万物也众,其民食杂而不劳,故其病多痿厥寒热,其治宜‘导引按跷’……。”
唐太仆王冰,在其《内经•素问》注释中将它解释为:“摇筋骨,动肢节抑按皮肉,捷举手足……。”老前辈王冰为我们的子孙后代用简扼的文字描述了“导引按跷”术的外在形式,同时又记录了当时历史的现状:“……中央人谓之养气调神正道”。据师传:“导引按跷”它分为两大部份,与四个独立的分支。两大部份包括“导引”与“按跷”。四个支系,则为“导”与“引”;“按”与“跷”。由此可见,我们的古人早在公元前春秋战国时,就对“导引按跷”亦有专论。可以说“导引按跷”是我中华民族文化中的瑰宝,是祖国医学中的原始医学,这部份宝贵财富也是我中华民族对人类生命科学所作出的卓绝贡献。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