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许文胜团队
许文胜团队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73,023
  • 关注人气:1,03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论家庭教育与领导力(一)

(2012-04-17 11:39:30)
标签:

育儿

函谷关

领导力

《道德经》

家庭教育

杂谈

分类: “百家”文章精粹

  论家庭教育与领导力(一)
本文作者:中国道家研究专家——黄卫东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是教育中一个最主要的一项,孩子从出生那一瞬间开始就已经在接受父母的教育了。

  那么什么样的教育才能够算是成功的教育呢?中国几千年流传下来的“棍棒底下出孝子”,能够算得上是成功的教育吗?有些孩子什么事情都需要父母安排好,并完全照着父母的话去做,这样的孩子算听话吗?有的家长为了孩子舍弃了自己,天天操劳,可得到的却是孩子的不解甚至咒骂,为什么呢?有些父母自认为已经为孩子安排好了前程,定好了路线,可往往事与愿违。有些孩子为了不被家长责骂,天天撒谎,等父母知道的时候,孩子已经很难悔改了。这样的事例几乎无时无刻不在我们的生活中发生着,家庭教育到底应该采用什么样的方法,才是最有效,最适合孩子的呢?

  家庭中,父母就是孩子的领导者,或者说引领者,那么父母在教育中应该扮演怎样的角色呢?在这里有一个词我们需要先介绍一下——领导力,关于这个词目前我们听到的最多的是在企业管理中,但它并不是企业管理中的专有名词。上至国家,下至家庭。任何一个相对独立的社会单元中都需要领导力,家庭当然也不例外。

  领导力(Leadership)是指在所管辖的范围内充分利用客观条件,充分调动并发挥所属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工作效率,引领团队良性发展的能力。

  那么家庭教育中的领导力就是指家长要具有发现孩子自身的特点,充分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做事效率,引领孩子自主地朝着正确方向追求和发展的能力。

  父母如何才能有有这样的家庭领导力呢?老子西出函谷关前所著《道德经》的第十七章给了我们很好的诠释。“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摘自《道德经》第十七章

 

  这一章的意思是说,最高明的领导者,人们是感觉不到他的存在的。稍次一些的,人们会主动地亲近他,赞誉他。再次一些的,人们惧怕他。最次的,人们会辱骂他。领导者缺乏诚信,被管理者自然会失去对他的信任。警惕啊,领导者要重行而慎言,用行动取信于民。功成事遂,大家都会说:我们一直就是这样的。

 

  老子在这一章提出了领导力的四种境界,对于家庭教育而言,这一章诠释了家庭领导力的四种境界。

  第一种 太上,不知有之;即孩子能够自觉地,自主地管理好他自己的事情,父母在与不在都是一样的;

  第二种 亲而誉之;即孩子很依赖父母,任何事情都要让父母做决定,这样的孩子往往被认为是很听话的孩子,是父母身边的乖宝宝,但如果有一天他一旦离开了父母的管理,结果怎样大家可想而知,没有主见,没有个性,又何谈自我发展呢;

  第三种 畏之;即孩子害怕家长,家长的权威在家庭中充分地表现,过分的强势管理只能导致孩子害怕,这样会产生两个极端,一个是孩子因为害怕,违心地服从了家长的管理,短期内有效,但长此以往,孩子会失去做任何事情的兴趣,做事效率低下,严重影响孩子的学习和生活;第二个就是孩子会因为害怕而欺骗父母,致使孩子道德的缺失,如果养成了习惯,就很难改变了;

  第四种 侮之;即孩子强烈逆反,顶撞家长,甚至有意识有目的地进行一些恶作剧,目的就是要伤害父母,造成家庭关系的不和谐。相信这样的结果一定是所有的家长都不愿意看到的。由此我们看出,在家庭领导力的最高境界即是老子所说的“太上,不知有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