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毛钱治了10万元的病”,是医院有问题还是医生有问题?
(2011-09-14 16:34:39)
标签:
美国深圳医院开塞露社会责任感职业道德杂谈 |
分类: 太极思维看万象 |
许文胜老师口述:周毅整理
中秋前两天的新闻媒体都报道了一则关于“婴儿被诊断要做10万元手术,最终用8毛钱药痊愈”的消息,说的是广东的一个刚出生没几天的婴儿由于排便不畅而被深圳市儿童医院先是进行数次X光拍摄、心脏彩超等各类超声波检查,并加注射大量抗生素头孢他啶,终确诊为先天性巨结肠,要进行造瘘手术所谓造瘘手术(就是在婴儿肚子上开个洞,做一个临时的人造肛门,方便排便)。6个月后再做关瘘手术,及修复手术,这样3次手术和后续治疗费用预计将超过10万元。孩子家人转去广州市儿童医院却仅开了八毛钱的开塞露,这孩子就可以排便了。
这事引发网上对于医生职业道德的声讨,以及对医疗体系弊端的热议,为此深圳医院就争议发表声明称:没有和患者说过手术费用“10万元”,所有手术费用加起来不超过两万元。并坚称对患者进行的检查合理,诊断正确,治疗措施符合诊疗常规。广东省卫生厅也表示介入调查。
事件尚在争议之中,但从中却令人不得不深思国内医药行业及相关部门的管理措施是否合理,包括医生道德水平的标准是否沦丧的问题。
首先要明确的一点是,国内医院的恣意收费,医生开处方的力度确实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儿,医生自身职业道德底线下放,社会责任感缺失。近年来医生的职业道德、社会责任感也与日骤减,许多想要学医的大学生给出的理由都是报考“临床医学”院系,以后做大夫开处方,多拿提成挣钱容易。看来这些医院的“潜规则”也是公开的秘密。这种种行为暴露的正是现在医院一些医生的唯利是图,缺失社会责任感。他们能心安理得,机械地甚至轻易地为患者开出各项原本不必要作的仪器检查的缴费单,还有昂贵药品的方子,从来不为患者自身及家庭考虑,只是一切向钱看,连人最基本的一种同情心也很匮乏。地方报纸经常有写某医院处理急性患者若没有及时缴付医药费,医生都可以见死不救,还有医生甚至可以将未付治疗费而缝合好的伤口拆开来。这些新闻虽然是个例,但我想对于全国的“看病难,治病难”的问题却可见一斑了。
我国的医院销售药物的相关制度不明确、不严密。甚至可以说医生的职业道德缺失有部分因素也是我国医疗体制的弊端显现。在我国,医院一直是医药不分离的,有医院就有售药点,而且医院往往把医生的间接售药作为考核期效绩的标准之一,还有医生自己从中提取相应提成,所以医生们疯狂地开药方,病患却只能无奈地照单全收,最后还未必能治好病。从这一点我们却可以看到美国的医药管理模式,不仅合理且相对公平。美国是实行医药分家的国家,医院只设住院药房而不设门诊药房,门诊病人在取得医生处方后,必须到药店购药,也就是说美国的药店是同时经营OTC药品和处方药品的,而且处方药品的份额非常巨大,因为绝大多数处方药必须在药店完成销售的。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美国最大的药品零售商CVS公司(Caremark),CVS在零售药品行业已经成长了40多年,很有权威性,收到民众推崇。所以医生道德沦丧可以说社会机制的不合理之处为人的贪婪提供了温床。所以我国未来的医疗体制改革还是应该把握医药分离的严格标准,更要全国各地统一实行。
中西医之间的沟通交流还是有待增进,确保尽可能少的医疗事故。深圳医院声称的八毛开塞露并非治愈婴儿病症,只为缓解症状,并最终仍坚称该院诊断正确。此说法分明有诡辩之嫌,说到缓解症状不是根治,就让我们不得不说说中西医之间的差别,西医讲究细分科系诊疗,强调局部的病发;而中医却是以人体的全身系统相互协调、平衡来诊治病情,已达到人体原本的阴阳平衡,和谐发展。
所以,关于深圳医院的回答并不能让我们信服,现今的许多病并不是单纯能用局部或整体疗法单一医治的,最佳的方式实际是整体与局部的结合方式,这也就是要中西医之间多一些沟通和融合。可数年来西医在国人当中盛行之时,学习中医的人会很慷慨大气的来了解西医的原理并与西医学者探讨交流,反倒是学习西医的国人很少有虚心了解和接受本国传统医学的胸怀,他们往往都是排斥甚至鄙视中医的。人们太趋之若鹜,太浮躁,在没有真正去了解某一个东西的内容本质时就已经妄下结论,去排斥,去抵触,一味全盘托出。
这个道理其实很简单,万事万物皆有利弊,没有绝对只有相对,即阴阳平衡。所以此次婴儿便秘的事也衍生出中西医间的沟通交流还有很大空间,西医应该多些积极手段促成与传统医学的互动,这样也就可以避免一些所谓“误诊”或“过度诊疗”的事件发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