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你的归宿你能做主吗?

(2011-09-09 13:29:12)
标签:

土葬

火葬

阴曹地府

生死轮回

己亥杂诗

杂谈

分类: 太极思维看万象

许文胜老师口述:周毅整理

  从人们呱呱坠地到生命旅程的终结,理应是回归大地的,就像落叶归根一样,叶总是对根有深沉的情意,它会化作泥土,完全融入大地;随后孕育新的生命,周而复始,生死轮回。就好像古典神话中有“阎王爷”,“阴曹地府”的说法,人死本就该深埋于土下,于是就当是入住“阴曹地府”进行一场生死轮回的救赎,这才是完整的人生。所以,人、生命、土地是连在一起的,无法割舍。大地即为坤,代表母亲,人终是要回到曾经来的地方,皈依大地。

 

  可现在的人们似乎是忘却了或者说忽略了一生里最后的一个细节——离世而没能入土为安,反倒是非人道地一场火将人烧了个灰飞烟灭。说到这可以料想有人会说,土葬在今天寸土如金的年代简直是无稽之谈,火葬却节约了土地,减少了花费。但不得不说,其实他们并不知道用于火葬的花费远比土葬要高,首先遗体火化要在火葬场,因此期间必然发生尸体运送,火化费用,再到骨灰安置甚至墓葬等一系列费用也不胜枚举。

 

  更说到节约土地,由于火葬后为了骨灰盒的安放还是要进行下葬,实际上土地并未有多少节省。这些仅仅还是火葬较之土葬的不利,而就其火化尸体形式自身也是破坏环境,浪费能源燃料的噱头,据各方资料显示:每火化一具尸体需要柴油10—15升,耗费电力是25度左右,全国每天都有人在死亡,这个总数据大家也可以衡量的出。加之释放的有害气体包含温室气体、有毒有害致癌成分,对生存环境毫无益处。可以说人死而投火是中断生命轮回的本质程序,阻止了人的循环发展。圣人知自然之道不可违,因而制之,而我们也更要侵润自然,与天地合德。

 

  自古人寰归土,旧的生命停止,新的生命又开始,万物的新陈代谢终始相因,如此反复生生不息,无有穷尽,这也是自然界亘古不变的循环往复。“入土为安”的意义也是要告诉人们顺应自身的发展,润泽自然,滋养土地,承载万物之根基。龚自珍在《己亥杂诗》中说得好:“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定庵虽不是从土葬的角度写出的诗词,但不可否定的是生命的新生、发展、旺盛、衰败、死亡都离不开大地。<<易>>述,“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藏之中野,不封不树。”说得也是为让逝者入土为安,不留坟堆,不植树木,任凭自然解体不被打扰。后来朝代丧葬损益变化不必多提,仅以这最朴素本真的著作论就足以证明土葬对自然的作用,人们回归大地,周而复始,土地依然保持它的肥沃,滋生植物、庄家,提供氧分延续生命。因而,那些愚蠢的“强制实行火葬政策”的地方也该就此罢手,按照逝者身前愿望及家属的要求自行选择丧葬方式,这才是为人类的未来着眼,为自然的和谐考虑。

 

  人死本不能复生,但我们仍有方式获得生命的延续和复始。其实真正的科学也是本着循环往复,返璞归真,再生新生的原则才可以真正造福自然,拯救人类的。而使人之肉身深埋于大地,化作泥土,孕育润泽芸芸众生便是生死互根了。“根”依附于土地而生,生以死为根,死以生为根也正是古人的辩证唯物思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