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小年来运的习俗

(2011-01-25 17:00:29)
标签:

灶王爷

中国

《四民月令》

《易经》

农历十二月

杂谈

分类: 太极思维看万象

许文胜老师口述:离明整理

  辛卯年就要到了,明天是中国传统节日的“小年”。欢天喜地的过年气氛也随之越来越浓,我们也说点轻松的话题。当今时代生活节奏快,很多人过年的感觉就只是热闹的单位年终总结大会和大联欢,或是让你心动的红包,当然合家欢乐是最幸福的时刻。但从文化的角度来讲,人们很少体会节日的文化内含了。过年表面上是商场熙熙攘攘的购物人流和归心似箭的回乡大军,但涌动的却是人们的希望与浓浓的乡情与亲情。同时,我们也注意到过年的气氛虽没有淡,但其文化的寓意却在离我们越来越远。

 

  严格的过年一般只是指除夕和正月初一。但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就开始了。当然让大多数人接受的是从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农历十二月二十三日(或二十四日),民间称为过小年,亦称小年、小年下、小年节。这天最重要的是要祭灶神。因为传说这日是“灶王爷上天”之日,因此祭灶,即祭送灶神升天,因此小年也叫祭灶节。这个小年,根据《易经》的原理,对应的是《易经》六十四卦的第六十二个卦,这个卦就是“雷山小过”。“小过”卦是由上卦震卦与下卦艮卦组成。而震卦代表的自然现象是雷,艮卦代表的是大自然的山。所以“小过”的卦象是山上有雷。雷是振动之意,万物出乎震,震,东方也。而东方根据“五行”的理论,对应的是木性属性。而木的基本特征是生发。这也预示春天要开始的迹象。中国有的地方会放鞭炮来预示过年的开始。也表示要去掉当年的晦气,过一个“坎”,(“小过”卦也有一个“坎”卦的模型)。准备迎新之意。但“小过”卦表示适宜做小事,因此不应大放鞭炮,这样反而不宜。

 

  人们在腊月二十三都要祭灶,这是一项在我国民间影响很大、流传极广的习俗。旧时,差不多家家灶间都设有“灶王爷”神位。人们称这尊神为“司命菩萨”或“灶君司命”,负责管理各家的灶火,被作为一家的保护神而受到崇拜。上世纪50-60年代,祭灶王爷的习俗逐渐消失,但吃灶糖(一种又粘嘴又粘牙的麦芽糖)和打扫房屋的习俗仍流传至今。在这之后就进入了迎春的正式时期了。

 

  腊月二十四日,要扫尘。按民谚称“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扫尘就是年终大扫除,北方称“扫房”,南方叫“掸尘”。举行过灶祭后,便正式地开始做迎接过年的准备。
  
  腊月二十五日,根据风俗是要做豆腐。民谚称:“腊月二十五,推磨做豆腐。”推磨做豆腐,据说是西汉淮南王刘安发明的。旧俗认为灶神上天后,天帝玉皇于农历十二月二十五日亲自下界,查察人间善恶,并定来年祸福。这一天人们起居、言语都要谨慎,以博取玉皇欢心,降福来年。因为送灶神上天后至除夕才迎回,在这段时间,人间无神管辖,民间多嫁娶,被称为“赶乱岁”。 

 

  腊月二十六日,割年肉。俗话说“腊月二十六,杀猪割年肉”,说的是这一天主要筹备过年的肉食。要到集市上去买过年吃的肉。当然“年肉”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经济发展还很落后,肉只有到了过年的时候才能吃上,不象现在我们都可以吃到。

 

  腊月二十七日,宰鸡赶大集。民谚称“腊月二十七,宰鸡赶集市”。这日是集中采购年货了。还有一件重要的事就是洗澡、洗衣,除去一年的晦气,准备迎接来年的新春。

 

  腊月二十八日,贴花花。年谣云:“腊月二十八,打糕蒸馍贴花花”。所谓贴花花,就是张贴年画、春联、窗花和各种神马。其中贴春联的习俗源于古代的“桃符”。古人以桃木为辟邪之木。

 

  腊月二十九是一个比较重要的日子,要祭祖。年谣称:“腊月二十九,上坟请祖上大供”。对于祖先的崇拜,在我国由来已久。春节是大节,上坟请祖仪式也就格外郑重。据汉代崔寔的《四民月令》记载:“正月之朔是为正月,躬率妻孥,洁祀祖祢。及祀日,进酒降神毕,乃室家尊卑,无大无小,以次列于先祖之前……。”这说明,早在汉代我国的祭祖活动就已经是春节中一项十分重要的活动了。

 

  到了除夕之前还有一天就是小除夕。在这天就要家置酒宴,人们往来拜访叫“别岁”。焚香于户外,叫“天香”,通常要三天。

 

  过年的习俗真是很多,不同地区还有自己的风俗。我们今天先说到这。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