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谢亚龙不差钱,揭秘百万年薪背后的隐忧

(2009-02-23 13:56:17)
标签:

不差钱

谢亚龙

足协

中体产业

高管年薪

限薪

财经

分类: 三人一席谈精粹

本文观点来自许文胜、王璞、景素奇,张劲东

 

1.谢亚龙155万年薪如何消化才合情合理

    作为中体集团总裁或者董事长,这个薪酬水平是合适的。但是像这样的企业,类似于国有企业的人事安排任命,实际上往往具有行政色彩,我觉得应该把他们这样的大国企领导干部、老总的安排,看作是政府官员,公务员的调动更合理。如果从公务员调动安排角度看,咱们就理解了。如果从个人能力的角度来看,我觉得薪酬明显偏高,因为他没有做企业的经验。

 

 

    这涉及到国有企业和政府官员之间的流动问题,国有企业和政府官员之间,咱们叫政企不分。本来是两个体系,现在是一个体系,这样就涉及到了薪酬问题,到政府部门可能是这些,到企业里面可能就是几百万了,差距比较大。

 

    法理情,重要的是情的问题。谢亚龙把足球弄的一塌糊涂,下课了,悄悄安排一个位置就完了,仕途走不通了,安排在一个企业里面,或者是你低调一点,别150万年薪先拿着,干好以后,干出成绩以后,我涨到150万大家也理解,你一下子就是150万,全国人民都不认可。其实奥巴马说过,华尔街的金融家们拿这么高的高薪是可耻的,也是一种情绪的发泄。不管机制设置是不是合理,是不是符合美国宪法,但这个情是不合适的。

 

    刚才所说的这个155万,实际上高调安排还是低调处理,这是一个管理智慧的问题。企业到行政单位,行政单位到企业,实际上等于是官商鱼水情,大家有时候不容易接受。以前我们说军民鱼水情,我们听的特别亲切,而看到官商鱼水情的时候,大家可能有一点不太一样的感觉。

 

2.中美限薪令其实有天壤之别

    在现有大环境下,你这么高的年薪就会引起争议,我们又会引出另外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前一段时间财政部发了一个文,金融类国有企业或者国有控股企业,控制年薪不得超过280万。大家想,为什么国企负责人拿这么高的年薪,不只是国泰君安,像平安,六千多万,拿这么多,合理不合理?

 

    其实新加坡有一个陈久霖,号称亚洲的“打工皇帝”,当时就是2500万左右的年薪,这是按人民币折算后的价格。当时也是有很多人有非议。实际上它的制度设计就是那样的。现在我们所遇到的这个问题,这个游戏规则只要定好了,他拿六千万没问题,如果拿了六千万之后再拍桌子讨论可能有点晚了。

 

    薪酬里面有这么一个说法,基本工资加上绩效部分,还有加上福利的部分,福利就是高档车,国企老总用的车、住的房子、坐的头等舱飞机等等。福利咱们先不说。就是工资和奖金这部分,这两部分,要求的是老总工资与员工工资差五倍,也就是说金融业员工工薪14万,他的五倍就是七十万。七十万是基本工资,还可以有三倍于基本工资的奖金,就是280万。如果员工不是14万,比如一个月一万,一年就是十二万,那么合计就是240万,所以280万是一个上限,不是一个简单的数字概念,是一个逻辑出来的东西。

 

    我们比较一下奥巴马以及美国国会对援助的这些金融企业高管薪水的限值,美国平均收入是四五万块钱,他们要是限制五十万的话,就是十二倍。咱们现在平均收入大概是几千美元,美国是四万美元,几千美元和几百万人民币比,就是一百倍,他们限薪令的限值是平均收入的十二倍,这是非常简单的,不分行业,就是人民的收入和限薪令限定的收入比例,中国大概是280万比几千美元。120倍,那边是四万美元年薪,普通老百姓的平均收入,跟五十万限值相比是十二倍,也就是说十倍比一百倍,这是我们要知道的中美限定的差距。

 

    在危机时刻我们要率先出手,温总理说的非常好,“出手要快,出手要重”,比如我作为国有股大股东,现在年薪多少,然后宣布不拿,不差钱,人到这步了差钱吗,房子、车子都安排好了,对于市场化民营私营企业主来说,还得靠自己。中央电视台出了个节目“不差钱”,题目起得太精辟了,这些企业负责人缺失的就是领导力,你有了领导力还担心别的吗?

 

    这些企业领导差这点钱吗,央视春晚这个小品,我想起来都很感动。所以他们这些人自己出来表态,不要让别人说了,你先说业绩不好,我们家底还可以,老百姓哪怕不降,基层人员不降,我们先降,高层降得多一点,说是一个态度,其实是一个领导力的问题,不完全是价值合理与否的问题。

 

>>更多精彩内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