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蜀山秋
近日,山东科学家李建远教授宣布成功克隆出5枚人类囊胚后,山东省干细胞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李建远三个字一下子名满天下。但是与此同时,对于这位教授所取得的重大科学贡献的背后质疑声四起,博士学历是否有假的议论之声也此起彼伏。
面对这项科学成果的重大意义,本来博士学历本身与之相比已越发显得微乎其微。从各种质疑的声音中,对学历权威的顶礼膜拜却在一定程度上不断在折射出我国教育体制的弊端。唯学历定能力的思想误区在一些人眼中已是司空见惯了。这些人的理解就是你是博士的话,取得一些研究学术成果是很理所当然的事情;如果你不是博士的话,在学术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他们就会对其学术研究的科学性产生质疑,想当然认为那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因为你不是博士。究其产生这种类似想法的根本原因,就是我国教育体制,尤其是在高等教育体制下培养出来许多“学究”一种崇拜权威的思维定式,盲目营造一种看似合理的权威学术环境,同时也由此产生了一些权威或精英的所谓高端人群,其根本目的是让社会大众相信自己的权威不容受到挑战,让大家相信只要是权威人士所讲所做的一切都是放之四海而皆准,颠簸不破的真理。而当权威思想与现实的实践性相差甚远后,往往大众才终于明白,原来真正具有创新思维,具有一定智慧,具有相当研究能力的人却在这个落后教育体制中被最先淘汰,俨然成了孤家寡人,排斥在主流社会之外。这不能不说是我国教育体制的悲哀!
在高等教育体制下,在研究型人才的管理中也存在极其可怕的现象。就是研究成果与取得学历的时间先后顺序出现问题,这一点对于基础性自然科学的研究尤为突出。对于许多科研问题的研究是建立在反复论证的科学试验的基础上去实现的,是先有实践的具体分析,后有正确的理论报告,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科研论文。本来应该是这样一个顺序,但是在一些人的思想中,学历高就是意味着自身的能力高,而且学历高低一旦与自身的发展利益联系在一起,学术造假的事件就会屡见不鲜,这是确定无疑的。也是在前段时间报道的浙江大学药学院博士后贺海波事件仅仅是这一现象的一个缩影。其实有些所谓的高学历研究性人才不是去踏踏实实认真做课题研究,满脑子想的就是“名利”二字,为了有更多升迁发展机会,习惯利用“拿来主义”的手段直接窃取他人的研究学术成果。最可耻的是这些人群当中,总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心态去审视他人,甚至是质疑和诋毁,行径是何等恶劣和卑鄙。总是在细微末节上给他人制造麻烦,制造一种质疑的氛围,归根结底就是一种浮躁的心里在作怪。
在李建远教授的研究成果中,其独创的实验方法的巨大突破可谓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贡献。首先其所采用的三维立体偏振光纺锤体成像系统,与美国一家公司所采用的化学染色定位法相比,更先进,更准确;其次,同时用物理和化学方法激活细胞,效果更好;再次,人类克隆胚胎研究最为实际的用途就是通过病人自身的细胞来做克隆胚胎,使用自己的遗传信息治疗自身的疾病不会产生排异反应。通过胚胎干细胞,理论上可以发育成任何人体的组织细胞,从而培育成再生组织,帮助修复脑细胞、神经,肾脏等受损器官组织。可见,对于病患人群来说无疑获得了一种重生的福音和信心。
在面对社会上传出的各种质疑的不和谐之音不绝于耳之时,我认为李建远教授完全没有必要去澄清什么,身正不怕影子斜,走自己的路,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在自身的科研领域更上一层楼,为社会大众的健康做出应有的贡献就足以了。这才是我们社会当中真正值得尊敬的优秀科研学者的典范!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