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管理,也就是常说的SMART原则,是外企职场中惯用的衡量工作绩效的方法,简单的说是为了让经理们对下属工作的实施由被动变为主动,更好掌握员工工作进度,以及衡量员工的工作成果。
SMART原则的解释,简单如下:
S:Specific
制定具体实施目标
M:Measurable
制定的目标要可衡量,就是要量化
A:Attainable
目标要可达成且还要具有可挑战性,以便激励员工进取
R:Relevant
制定目标是要与此岗位工作职责相关联
T:Time-based
目标的实施要有一定期限,也就是达成时间,截至期限
表面上看,这原则属于西方思维,经仔细推敲,其中这当中早就透露了《易经》中阴配阳,阳配阴的思维方式。
首先,企业设有很多部门,这就代表会有很多不同岗位的工作职责,SMART的制定在一定的条件下,把相关的部门工作归类,然后在具有共同性质工作的基础上,指出部分具有代表性的特殊工作职责,并加以分析且具体做到量化。这就是《易经》思维中的扩展法。
其次,将工作中特殊性质的工作关系、职责进一步聚集到属于同性质部门工作中,这代表这些工作中的特殊内容具有一定的同源性。在《易经》思维中这是一种收敛法。
《易经》的思维方式最根本的说就是阴与阳的思维方法,所以,上述方法都是从本质上阴阳对立的方面讲述的。收敛法就是属于“阴”,扩展法就是属于“阳”,只用收敛或者只用扩展的方法去分析事情事物都是不全面的。所以,在SMART原则中,是既有收敛,又有扩展,也就是阴配阳,阳配阴的思维方法。
举例说,一个行政部门的工作是繁琐的,不同于其他部门的工作性只,又很难像销售部门或者研发部门那样有业绩与技术的衡量标准。那么如何对行政部门进行绩效呢?
例如企业的前台,她的工作要有接听电话、定机票酒店、收发快递、接待外来人员等等,这些都是基础工作,可能还会有辅助行政部做其他工作,那么在用SMART对她的考核如下:
1、S:Specific
制定具体实施目标
对她的工作内容具体到在有紧急事情发生时,如何定位是紧急情况,在
与合作方处理时,要确保到规定在什么程度下为保证没问题,事情解决完毕。
2、M:Measurable
制定的目标要可衡量,就是要量化
比如接听电话的要用的专业用语、接待来宾要有的专业礼仪态度等等
3、A:Attainable
目标要可达成且还要具有可挑战性,以便激励员工进取
前台需要的专业技能,礼貌用语、英语级别,这些都是能够做到的,在这些的基础上可以让她做到更好,具有一定的提高,如专业礼仪知识,英语达到日常口语交流等等。
4、R:Relevant
制定目标是要与此岗位工作职责相关联
给与前台相应的与工作相关的信息,如果让她必须做研发部门的事情,那么就是错误的,也是根本不能达成的。
5、T:Time-based
目标的实施要有一定期限,也就是达成时间,截至期限
如让前台协助行政部门找有关资料,但是没有规定在多长时间内完成,只要求尽量完成的话,相应她工作效率会降低,从而影响整个部门目标进度。
在这个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到阴配阳,与阳配阴的思维方式。前台的工作属于行政部的一个比较特殊的岗位,那么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这是收敛法,在这种特殊性工作性质中,有鲜明代表行政部门工作的繁琐特性与不易衡量的工作内容,这是扩展法。根据这些不同的方法,在具体细致到如何考核这个岗位的标准。这又有了根据特殊工作性质制定原则。所有这一切都是阴与阳的相互配合,阴中有阳,阳中有阴。所以,《易经》的思维方式早于西方之前并且先进于西方思维,可叹《易经》的伟大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