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爱无疆:美国华人心理学家在玉树地震灾区

标签:
心理卫生创伤后应激障碍心理咨询师活佛玉树地震杂谈 |
分类: 灾后心理援助 |
大爱无疆:美国华人心理学家在玉树地震灾区
【《华人心理健康报》5月25日青海西宁讯】(记者:玛丽) 青海玉树“414”大地震,全球华人无不揪心。总部设在纽约的国际华人医学家心理学联合会(IACMSP)从4月15日起,就开展了灾后心理援助的工作,为灾区发送资料和募捐。为了给灾区人民提供更有效的心理援助,IACMSP理事长、中华心理咨询师国际协会会长邓明昱博士率队的心理援助志愿者团队,于5月16日到24日到达灾区,进行心理干预的现场指导、心理督导、精神卫生医院心理查房、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的临床专业培训、灾后心理卫生服务的培训、灾区学生团体减压心理训练、灾区救援特警团体减压心理训练等。据悉,这是第一支到达玉树灾区的海外心理援助团队。
灾后最严重的心理疾患——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是困扰灾民的重要疾患。5月17日,邓明昱博士等在青海省唯一的精神病防治院——青海省精神卫生中心进行了心理查房,对PTSD和其他应激障碍的病案进行了临床分析。然后,对青海的心理卫生医护人员和心理咨询师进行了“灾后心理卫生服务与PTSD防治”的专题讲座。
邓博士在青海省精神卫生中心讲课
玉树州民族职业技术学校是这次地震灾害受损最严重的机构之一。其中的藏医医疗班129名藏族学生被安置在海南州职业技术学校。该班的学生有3位遇难,有28位学生成为孤儿。5月18日和19日,在青海乐平心理卫生咨询中心的心理咨询师的陪同下,邓博士等到海南州为这些学生进行团体心理减压训练。并当场为这些学生们捐款。然后,和学生们一起乘坐15个小时的汽车,来到玉树灾区。
邓博士为玉树藏族学生进行团体放松训练
邓博士和灾区藏族学生在一起
堪布院长与邓博士的团队
在地震发生后,灾区附近的特警和灾区的警察立即投入了抗震救灾的紧急救援工作中。40多天了,没有离开灾区。不少的警察已经出现一定程度的心理症状。5月20日下午,邓博士等为果洛特警和玉树县警察进行了团体心理减压训练,并分别对一些心理症状明显的警察进行了心理疏导。
邓博士为特警和玉树警察作团体减压训练
5月20日-21日,邓博士等在玉树灾区,对当地的政府公务员、灾民、僧侣、救援人员等进行了心理访谈,全面了解灾区心理卫生和心理重建的状况。
邓博士与玉树藏族灾民
邓博士在玉树州民族职业技术学校的帐篷学校里和老师交谈灾后心理重建
邓博士与玉树结古镇救援人员
5月22日-23日,邓博士等对西宁市的心理咨询师、心理卫生医护人员、社会工作师、教师等100余人进行了灾后心理卫生与PTSD防治、灾害心理卫生与PTSD量表筛选使用等专业培训。并对10余例个案进行了临床心理学和心身医学的分析。
邓博士培训西宁市的心理咨询师等专业人员
为了将灾后心理卫生服务工作与灾区藏民的文化背景相结合,邓博士特地访问了塔尔寺的更登元旦活佛。塔尔寺是青海省藏传佛教中的第一大寺院,是藏传佛教格鲁派(俗称黄教)创始人宗喀巴大师的诞生地。该寺的活佛在藏民中有极高的威望。为了感谢邓博士对灾区藏民的关怀,更登元旦活佛特意献上了一条已开光的金黄色哈达。
邓博士等在灾区的义举。受到了当地政府和灾区同胞的热情欢迎。玉树州统战部部长罗松仁青,以藏族最高规格的接待—手抓羊肉,欢迎邓博士的团队。并多次和邓博士讨论灾后心理重建的事宜。玉树州民族职业技术学校布嘎义校长,向邓博士团队的每一个成员献上洁白的哈达。
邓博士团队的成员有:中华心理咨询师国际协会常务理事刘志宏副教授、会员韦元助心理咨询师和葛曼社会工作师、《华人心理健康报》记者玛丽。青海乐平心理卫生咨询中心主任祁乐平(金曦美格)心理咨询师,一直陪同邓博士的团队。
在大地震后的三个月,灾区幸存者和救援人员的大量心理问题,包括创伤后应激障碍已非常突出。为此,IACMSP将再次组织“玉树大地震心理援助专家志愿团”,于7月27日至8月20日赴青海灾区进行心理援助工作。IACMSP并联合青海省有关机构,于7月23日至26日在青海西宁市召开“第三届灾后心理援助国际论坛”。有意参加志愿团或出席论坛的人士,请与IACMSP办公室联系。E-mail: iacmsp@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