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新理论(一):多元文化主义
(2009-12-08 14:54:08)
标签:
多元文化主义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美国心理与性教育 |
分类: 心理学、心理咨询与心理健康 |
美国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新理论(一)
——多元文化主义
邓明昱
20世纪末,世界进入所谓后现代社会,通过全球性的文化反思,产生了多元文化主义(Multicureralism),成为继精神分析、行为主义、人本主义思想之后影响心理学的第四股思潮。各种心理辅导与治疗的理论都不得不面对这种多元文化思潮的冲击而不断修正和发展。
一、多元文化心理咨询思潮的兴起
重视来访者的文化背景及文化结构,是多元文化主义对心理咨询理论的直接影响。多元文化辅导主张承认差异,尊重多元,摆脱所谓“常态”或“常模”的束缚,改变个人与文化分离的现实,以宽容的态度,从多元的角度审视当事人的问题,采用有弹性的和多样化的方法,使求助者有更大的选择余地。这就使心理咨询与治疗从传统的以问题或疾病为中心的模式转向了以文化为中心。
多元文化辅导强调的情境导向,参照当事人的文化背景解释其认知、情绪和行为问题,并依据文化差异调整辅导和治疗的方法技巧。重视性别、年龄、教育、职业、宗教、种族等文化变量的影响,是以多元文化主义为旗帜的心理辅导第四大势力的共同特征。
在发展进程上,20世纪60年代北美心理咨询与治疗等精神健康专业人员开始注意求助者的独特的文化背景,并参与到了社会文化变革活动之中。因为多元文化运动已经逐渐对心理咨询与治疗的研究和实践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起初,人们多运用跨文化咨询的策略,把人置于特定的文化情境中进行比较,运用跨文化的文化比较方法去验证西方社会产生的理论与技术是否具有普遍性,即理论的跨文化有效性。很明显,在这种策略中,文化比较的主体仍然是西方文化。后来,人们提出了多元文化心理咨询策略,明确要求克服以白人文化为基础的心理学局限,以适应建立多元文化社会的需求和少数民族人口增长的态势。在此基础上,欧洲,尤其是第三世界国家和地区,进一步提出了心理咨询本土化,即关注某一文化系统中常见的心理问题与精神病理,重视发展相关性的技术和本土的传统技术。现在,心理咨询和治疗的学术研究、临床实践、专业人员培养和教材的编写等方面都受到多元文化思潮的影响。
目前,多元文化咨询已经成为帮助性专业的一个重要领域,学者们对此概念提出了各种定义。阿柯逊对其给出了广义的界定:“它是这样一种助人过程,即其理论和时间上都平等地重视咨询者和求助者的文化印记。”苏(S.Sue)等人进一步说明,多元文化咨询是指在助人过程中,咨询专业者必须考虑咨询者和求助者在语言、社会阶层,尤其是文化方面的差异,这些因素会成为有效介入咨询的潜在障碍,因而咨询者需要努力克服这些因素可能造成的障碍。总之,有关的各种定义的建立都是基于这样的基本主张,而咨询者和求助者双方的文化背景都会成为影响咨询过程和结果的因素。
心理咨询和治疗在跨文化背景下,体现了在一定程度上所具有的多元文化性和跨文化性。这里的文化不仅指国籍、民族、语言和宗教等人种变量,而且包括年龄、性别等人口统计科学变量,教育、经济、生活方式等阶层变量,以及各种正式、非正式的团体隶属关系。每例咨询关系中都存在多元文化的维度,咨询者和求助者都会将其一整套的态度和行为以及价值观带到咨询关系中。
多元文化咨询还没有形成自己独特的理论基础,这是因为多元文化咨询是受到多元文化运动的促进,是由于日益多元化的当代社会的需要而发展起来的一个实践性极强的领域。所以它的理论大都建筑在跨文化心理学的理论、多元文化主义和本土心理学的基本理论上。
1、跨文化心理学的基本主张
它要求心理学把人置于特定的文化情景中进行考察,着重研究文化作为一种因素对人的心理和行为的影响和调节作用。显然,它与传统主流心理学那种通常只把文化因素作为研究背景变量的做法有着根本的不同。该主张有可能使传统咨询开始重视文化因素,使以欧美白人文化为本位所造成的偏差得到某种程度的纠正。但是,它主要追求的仍然是跨文化的验证西方心理咨询的文化普适性。其参照仍然是西方主流的心理学,仍暗含着白人文化中心主义的色彩。
2、多元文化主义已似乎广泛影响欧美学术各领域的思潮
它主张要承认和接纳人类的多样性,给予不同民族、种族和文化群体以平等的地位,因为统一性存在于多样性之中,主流文化得益于群体文化的共存与互动。它主要盛行于普遍重视各文化群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语言文字和价值观念。
3、本土心理学的基本理论
它日益兴起于非白人文化占主流的地区,尤其是曾为欧美殖民地的第三世界。它主张特定文化影响着该文化社会系统成员的性格形成、心理问题机制、精神病理、求助行为与心理治疗方式,因而传统的民俗性、本土性心理辅导与治疗方法虽然难以用西方心理“科学”解释,但仍有价值,可与现代咨询系统并存。该主张进一步强调了咨询的文化情景性,有助于西方化了的咨询本土化。
二、多元文化观的利弊
多元文化观是针对文化中心主义而出现的,正如任何新的观点都有可能产生利弊一样,它也将给咨询专业带来良好的前景和潜在的危险。
1、多元文化观给咨询专业带来的良好前景
① 多元文化观将丰富咨询专业的理论。例如,该观点认为有关最佳心理健康和正常心理发展的理念是多样的;文化差异真实地存在着,且必须在咨询中有意识地受到注意;咨询作为一个专业必须具有广阔视野,而不能再只与一个文化群体有关等等。
② 多元文化观的理念已激励咨询专业具有一种新的社会责任感,并能主动地采取行动,咨询者在同来自多样性文化背景的求助者鼓动时,常常不得不考虑种族主义和压迫之类现象对求助者的消极影响,进而认识到心理问题的病因常常不在求助者自身,而在于限制性的环境力量。为此,咨询者应成为全面变革的代言人,必要时还应代表被剥夺公民权的求助者进行辩护,积极地对有碍最佳心理健康的偏见和陈规提出挑战。
③ 多元文化观已拓宽咨询专业尤其是西方文化体系内的咨询专业,而具有了国际视野。这既有利于非西方社会批判性借鉴西方文化体系的咨询经验,也有利于欧美咨询专业与世界各地咨询同仁的交流和联系,尤其是有利于发达社会的咨询专业者认识、理解和认可不发达社会和处境不利群体中传统的、本土的甚至民俗中的优秀遗产。
④ 多元文化将促使一种新的心理咨询专业人士——“文化熟练咨询师”出现,这将给咨询业带来复兴。
2、多元文化观对咨询专业的潜在危险
心理咨询与在运用多元文化观时需要慎重和明智,该观点自身也有局限。以下几方面尤其应当引起咨询专业人员的注意。
其一,随着对多元文化咨询理论与实践的日益接受,该术语与该分支专业的定义将有失去其明确核心的危险。有人已将该术语用得过分宽泛,以至它已面临几乎失去意义的危险。另外,多元文化咨询没有一个系统的概念性框架,其理论与实践已变得模糊不清。
其二,正如有的学者提醒的那样,多元文化咨询常着眼于文化差异以强调人类的差别,这有可能导致种族主义的重新抬头。
其三,不严谨的多元文化咨询的主张与举措将损害咨询专业的声誉与合法地位。如,该主张不断质疑咨询专业人员传统咨询实践的合法性;许多有关的专业人员培训中,为更新知识基础而片面强调跨文化咨询技巧,却忽视了对实际综合技能的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