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明昱博士等为绵阳灾后心理卫生服务人员培训班授课

标签:
地震灾区ptsd心理卫生绵阳iacmsp杂谈 |
邓明昱博士等为绵阳市灾后心理卫生服务人员培训班授课
2009年1月19日至20日,绵阳市灾后心理卫生服务人员培训班(第一届)在西南科技大学举办。由北川县卫生局刘冰局长带队的20多名北川乡镇医院医师,以及绵阳市医疗及教育系统的10多位心理咨询师参加了培训。
美国华人心身医学专家、国际心身医学院(ICPS)院士、国际华人医学家心理学家联合会理事长(IACMSP)邓明昱博士带领的“512”灾后心理援助海外专家团(第五组),为绵阳市灾后心理卫生服务人员培训班授课。
绵阳市灾后心理卫生服务人员培训班由绵阳市人民政府、绵阳市卫生局主办,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四川省精神卫生中心)负责教学工作。培训班的目的是建立绵阳灾后心理康复网络。网络将覆盖灾区的每一个村,由乡村医生和其他心理卫生志愿者对灾民进行心理问题的识别、筛选和监测。一旦发现心理障碍,可以及时转介治疗。
灾后心理卫生服务网首先在北川县建立。这次培训班是第一届,春节后,还要陆续举办多届。培训班的学员,将成为灾后心理卫生服务的骨干人员,由他们对乡村医生再进行心理卫生的基本培训。
邓明昱博士为学员讲授了“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的识别与处理”和“灾难心理卫生与心理急诊处理”。邓博士从事心身医学和临床心理学25年,是中国第一批医学心理学专业的研究生。他曾参与过多次大型灾害的心理干预,如1988年的重庆“118”空难、1994年海南的地震活动高潮、1998年夏季的中国特大洪灾、2001年纽约的“911”事件。“512”地震后的第二天起,他组织了国际华人医学家心理学家联合会的海外专家,将大量的心理干预和心理援助资料送到灾区。从6月13日起,先后组织了“512”灾后心理援助海外专家团的五个专家组到灾区工作,他本人也三次率领团队到灾区。这次授课,他以中国卫生部2008年7月3日卫生部发出的《灾后不同人群心理卫生服务技术指导原则》为基本要点,结合美国心理卫生训练课程、8个月来四川地震灾区心理康复的具体情况,以及本人20多年的临床经验,给学员们讲了三堂生动而注重实际应用的课程。
为学员授课的海外专家还有:美国加州注册临床心理学家、澳门大学心理系副教授曾子雅博士,授课内容:“愈合中的民族:震后幸存者的心理健康,照顾代价和集体创伤”;美国加州注册内科医生、加州Springhill医疗中心张文刚博士,授课内容:“美国经验:基层医生与PTSD防治”;美国纽约华人社区咨询中心研究员袁弘博士,授课内容:“容忍痛苦的技能”(书面)。
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四川省精神卫生中心)的心理卫生专家也为学员授课,专家及授课内容为:心理卫生系统大科主任文红主任医师,授课内容:“学校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早期发现与初级干预”;心理危机干预中心主任黄国平博士,授课内容:“震后心理服务:实践与反思”;心理卫生科副主任向虎副主任医师,授课内容:“量表及其应用”;临床心理科主任赵红副主任医师,授课内容:“自杀识别与处理”;临床心理科金敏硕士,授课内容:“抑郁障碍的识别与处理”。
通过两天的培训,学员都感到收获很大。北川擂鼓中心医院的赵副松医生、北川马槽卫生院王传蓉医生、北川贯岭卫生院王少中医生等学员纷纷表示,通过学习和与中外专家的交流,对心理卫生服务工作有了较深入地了解。在灾后心理康复的工作中,医务人员需要掌握更多的心理卫生知识和技能。
——《华人心理健康报》记者玛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