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热点话题“婚前守贞教育”讨论

(2008-04-27 15:16:28)
标签:

婚前守贞教育

性教育

性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与性

校园

分类: 性学、性教育与性文化

热点话题“婚前守贞教育”讨论

 

各位朋友:

 

    浙江大学在本月开展婚前守贞教育以来,反响颇大。《华人性健康报》也在上期(4月15日)作了一个简要的新闻报道(见下文)。《凤凰卫视》(北京)在23日晚录制了一个专题节目,邀请两派人士进行讨论。本报编委马晓年、李扁等也参加了。

 

    本期《华人性健康报》和《华人心理健康报》就“婚前守贞教育”专题联合出版特辑(5月5日发刊),组织中外专家和相关人员开展讨论。我们也欢迎网友们参予。文章不用太长,300-500字即可,最长不超过1500字。我们将择优发表。这是我们的临时动议,时间较紧,请在5月3日前发到我的邮箱(见博客首页)。 

 

谢谢大家!

 

《华人性健康报》主编、《华人心理健康报》主编:

 

邓明昱 博士

 

浙江大学开设婚前守贞课程

 

 【本报讯】据《今日早报》4月11日消息,浙江大学近日将开设“婚前守贞”培训课程,倡导学生在接受培训后做一个决定:保持性禁欲直到结婚。培训名额仅140人,但活动当天下午的报名人数已突破100人。

 

 培训内容是通过各类视频资料、小组讨论、隐喻游戏来进行。一名李姓负责人表示,杯子、毛豆、被单等生活中常见的三十多种物品,都会在培训中变成有隐喻意义的道具。培训时间为两天左右。倡导学生在接受培训后做一个决定:保持性禁欲直到结婚。“拒绝婚前性行为”是这次培训的核心,同时强调年轻人应有“责任感”。

 

 培训内容分七个单元:讨论出婚前性行为的后果,互动演绎性病传播、艾滋病的威胁,练习拒绝婚前性行为的技巧,鼓励已经有性活动的学生做出全新的选择。

 

 据了解,本次培训的主讲由“美国爱家协会”的团队担任。浙大红十字会“同伴教育”组织成员胡宇哲表示,在同学和同学之间,很少有“婚前守贞”这么明确的提法。“同学和同学之间不强调把婚姻作为‘临界点’,而是强调同学们应该在成熟、独立、能为自己的行为负责的基础上,做出自己的决定。并知道自己的行为可能产生的后果。”

 

 他还说,他们会组织一些大学生的集体对话或游戏沙龙,让同学们自由交流对于“婚前性行为”、“处女情节”、“艾滋病传播”的看法,“每个人的观点不一,甚至会发生争论,我们只做引导,不说对错,彼此尊重”。一名参与安排教师参加辅导的浙大老师认为,这个活动倡导的理念相对保守传统,能不能被现代的年轻人接受,还真的很难说。

 

 对于“婚前守贞”宣传进校园,浙江省性学会副会长许毅保留了自己的意见。他说,“据我的了解,大部分发生性行为的大学生都是两情相悦的情侣,而不是频繁更换性伴侣,不能就因此把他们和‘容易传播AIDS’挂钩”。不过对于“婚前守贞”当中的“责任教育”,许毅表示赞同,一个大学生,应该懂得“你应该和谁过性生活”、“你是否为了感情过性生活”和“你是否有安全的性生活”,并拥有正确的爱情观和责任感。

 

 ——(《华人性健康报》第七期,2008年4月15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