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创业板将推动创业生态链的建设 - 在新浪财经接受专访的摘要

(2008-03-27 15:56:15)
标签:

创业板

vc

ipo

纳斯达克

杂谈

创业板将推动创业生态链的建设 <wbr>- <wbr>在新浪财经接受专访的摘要创业板即将推出,我们关注两个事情:第一,是它如何来实施的,具体的操作层面是如何操作的。第二,我们可能从宏观角度更加关心,创业板推出以后,整个创业板的这么一个生态链的或者是价值链的建立。
 
生态链搭建: 实际上创业板不仅仅是一个针对中小型创业企业融资的平台,实际上它是打造中国国内整个高科技创新体系怎么样能够起到一个推波助澜的作用。在这个价值链、生态链里有不同的角色,首先首当其冲的就是这些公司,需要融资的公司,即上市源。其次,围绕着这些公司于是乎就有比如监管机构、券商,券商里面有上市的时候帮助上市的IPO的券商,也有上市以后一些进行交易的券商,或者是做市商、财务顾问、还有相关的律师、审计师、公关公司等,整个生态链。
 
这是一个体系,包括在公司里面有创业者,有职业经理人,有投资人VC、PE,如何在整个生态链里让这些价值真正被创造出来,如何创造财富,这个财富不光是对公司也好,对公司早期的投资人也好、VC也好,对职业经理人也好,更主要的是在上市以后,针对这些已经购买了这些股票的中小股民们,如何能够创造出财富,这是我最关心的。

 

对我们的机遇: 汉理资本目前严格讲是专业的财务顾问咨询公司。对于像我们这样所谓的投行类的公司来讲,机会是非常大的。我们所面对的是一大批高成长性的中小企业、民营企业,它们希望通过跟资本的嫁接,能够让企业快速地成长,成为它这个行业里面的领先者。比如说2007年,我们完成了几个案例,有中国最大的民营工业气体公司,搞工业气体的,也有民营最大的种树的公司,现在木材奇缺,纸张需要大量的木浆,这方面国内也缺少。还有包括节能减排的,中国最大的民营工业炉节能公司。像这样的公司,实际上很多公司规模都已经超过了创业板,但是还有更多的一批,比如说销售规模在一个亿到三个亿人民币的,每年的成长率在50%到100%成长,它的毛利率在50%,净利润率在25%到30%,成长性就相当不错。这个行业本身平均的增长率是30%,它本身的公司是50%,所以,可以看出它在行业里面是处于佼佼者,做的比较好的。

 

VC和创业板:纳斯达克上市公司中有大半是有VC 投资的。通常,风投投过的公司,在公司治理、管理机制、团队建设、行业发展中,都是处于前列的。现在VC投进去以后,VC寻找的通道是什么?以往都是去海外上市,纳斯达克或香港等,现在情况有所变化,基本上不可能。从法律上来讲,中国境内注册的公司目前还不能够到美国纳斯达克、或者是纽交所上市。于是乎大家都盯着这个创业板。

 

创业板的推出,也会使国内VC的发展,迎来难得的春天。

 

心态和清醒: 但是从我们的角度来讲,我们还是保持一个比较清醒的头脑,一窝蜂的事情往往要开始变得格外小心,这是第一。第二,我们还是比较崇尚要创造价值,你不创造价值,这个过程就变成制造泡沫的过程。但是你如果是创造价值,说实在的它能经受得住时间的考验,今年不上,明年不上,后年上,还是一个好事情。就像新浪,我2000年不上市,也许之后上,还是一个好公司。但是有些公司就不行,今年不上,明年就赶不上这趟车。对于我们来讲,汉理资本也是整个生态链中的一环,只是我们是在上市前怎么样协助公司。我们也非常愿意和这些券商能够怎么样携起手来,这是我们所要探讨的。我现在做的几个项目里,就是公司希望能够在VC融资完成一年到两年后去创业板上市。在这个过程里面,我们开始已经注意引进一些券商,能够在VC私募融资的阶段就给予一些创业板的基础的辅导,至少我公司的结构规划、法律上面的规划、财务上面的审计方面的要求,都能够让私募这一环和将来创业板上市这一环能够衔接起来,不至于完全脱节,这是我们现在比较关注的事情。

 

板块问题: 创业板本身是一个国内创新,是高成长性、高科技创新企业融资的平台。现在项目源里最多是在这些国家级的高新科技区里面,北有中关村,南有张江,比如西安、成都,包括杭州、南京、长三角、深圳、珠三角,创业板推出,现在已经有人在喊:中关村板块呀、张江板块呀,这也很正常、很自然。这实际上反过来,板块的概念有点是沿袭了主板的概念。将来参照纳斯达克,应该是板块的概念绝对会有,但是会按行业分板块,而不是按地域分板块。你是中关村的一家做软件的企业和做一个消费服务的企业,都在中关村板块,它的关联性实际上不大。倒是软件类的企业和消费服务类的行业,或者是医疗行业,或者是教育行业,行业性的板块关联性很大。

 

何为创新类的企业:我理解创新无非是两种创新,一种是技术创新,通过发明先进的技术,在技术的平台上产生新一代的产品,这叫做高科技的技术含量比较高的企业,如PPLive公司。第二种创新是一种商业模式的创新。商业模式的创新上,通常是比较针对消费的服务类的行业,像丁丁地图或51和家网,技术含量有,但它还是一个互联网服务的模式。所以,现在来讲无非是技术创新还是商业模式的创新,都可以,都能够成功。所以,将来预期创业板上面应该讲这两类创业型的企业会很多。但是这两类创业型的企业,到最后还得证明自己,你要盈利,最后数字比人治更有说服力。到时公司的报表,公司的成长,销售的成长、净利润的成长。你说我技术再好,商业模式再好,这些没有基础的东西也不行。

 

有关新浪财经创业板的专访,请见:http://finance.sina.com.cn/stock/y/20080326/11364670415.shtml

 

                                           2008.3.26 于北京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