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流商学院和创业辅导

(2007-12-26 13:26:00)
标签:

复旦

商学院

创业

汉理

财经

 上周,我应邀参加复旦大学管理学院MBA的创业“聚劲杯”决赛并担任评委,这是我第二年参加这个有意义的活动。
 
总共有六个项目/团队入围,涵盖目前创投的热点领域,如:节能/环保(水给排系统)、医疗/健康、婴幼用品、电子商务、大众消费等,参加决赛的学生们热情高涨,其中五个项目学生们都已自己投资开始创业了,已不像去年“聚劲杯”大多是纸上谈兵,只有商业计划而已。
 
然而,给我另外一个强烈印象的是,国内MBA学生、尤其是诸如复旦等国内一流商学院的MBA,在创业辅导方面,还有相当的欠缺。
 
一,每个团队有15分钟展示自己的商业计划。在硅谷,通常创业者只有几分钟时间,在电梯里(从一楼到五、六楼)把创业计划、融资情况简要、明晰地和创投(VC)作一沟通并争取吸引他们的眼球,叫做“elevator pitch",而决赛中团队有15分钟时间,可以坐电梯到金贸凯悦的顶楼,还是绝大部分讲不清楚。
 
二,如何写商业计划书,MBA学生相当缺乏一些简单的技能(我的博客中有所涉及)。
 
三,如何进行创新,发现自己团队的核心竞争力,用“兰海”(而非红海战术)来竞争,即找到一条适合自己团队的“生意经”,若在创业起初有辅导员帮助“脑震荡”,应该有启发。
 
四,如何进行财务分析、预测以及融资计划的制定、公司估值的了解。
 
五,VC投资基金的运作模式、流程;天使基金(Friends, Family and Fool)的操作;
 
如果在创业方面,国内一流的商学院加强辅导、培训甚至实习,那么将会诞生更多成功的创业家;而在这方面突出、优秀的商学院,无疑将会受到更多年轻创业者的认同和加盟。
 
复旦的“聚劲杯”创业大赛,无疑是一个有益的尝试;假以时日,复旦会涌现更多的陈天桥、郭广昌。
                         2007/12/26 于上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