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政府基金更适合投资做LP

(2007-09-13 18:03:34)
标签:

IT/科技

vc

pe

gp

lp

私募基金

直接投资

淡马锡

gic

汉理资本

 

据今日有关报道,国务院继去年批准成立渤海产业基金之后,又近期批准建立5只总规模560亿人民币的产业基金,其中有:广东核电新能源基金、上海金融基金、山西能源基金、四川绵阳高科基金、中新高科技基金。除此之外,各地政府也在大力发展成立、募集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如上海浦东、北京中关村)。

 

在PE/VC发展“如火如荼”的形势下,各级政府以及相应设立的基金,应保持清醒的头脑,在目前阶段,政府不太适合做基金的管理人(GP),而更适合做基金的出资方(LP),主要理由如下:

 

(一)   在欧美风投和股权私募投资基金市场已相对成熟,整个价值链上的各方、其责、权、利都相对清晰,法律架构、潜在风险和相对责任都有几十年的实践和积累。而在我国,这方面的实践则刚刚起步而已,“游戏规则”还尚不清晰。

 

(二)   PE/VC的成功,关键是要找到好的管理人(GP),而GP团队成功的关键 ,是人(投资专业人士),而要聘到并留住这些专业人士和优秀GP团队的,是靠一个健康的体制和良好的机制。目前,国内政府主导的投资基金在“体制”和“机制”这些“基础设施”(Infrustructure)建设方面,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

 

(三)   既然难于招募到以及搅住优秀的专业投资人士,让政府出面做直投,风险就较大。今年上半年国家外汇投资公司在黑石集团上市前一掷30亿美元,其中的潜在投资风险和市场风险现在就显现出来。

 

(四)   政府主导的基金,其主要目的除了追求投资回报之外,另外(或许更重要的)目的是带动整个产业的发展。做LP去投资GP团队,更符合政府基金的“使命”和任务,具备更好的辐射功能和拉动效应.

 

将来,待政府私募基金通过几年的实践,对股权私募领域更加熟悉、更加专业并且“基础设施”陆续就绪,到那时也可考虑拿出部分资金做股权直投。在这方面,新加坡淡马锡(Tamasek)和国家外汇投资公司(GIC)的经验值得我们各级政府基金借鉴、参考。

 

 

 

                                                           钱学锋

                                                          2007-9-13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