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证券/理财证券市场a股创业板纳斯达克高科技汉理资本柜台交易vc |
目前的沪、深两地上市公司的总市值已超过20万亿元(刚超国内06年总GDP),上海A股指数已站在4,700点上。上周,又传出国内工行的总市值,已超过美国最大的金融/银行花旗,成为全球市值最大的金融/银行机构!真可谓,A股指数屡创新高,股民队伍不断壮大,上市公司市值屡超国外同行。盛夏炎炎,炙热得让人喘不过气来!
首先,我们该是启动创业板的时机了!
A股大好形势,和宏观经济近几年来总体高速运行、去年开始的股改,紧密相连。但是,国内目前的证券市场,仍以沪、深两地A股为主(B股早已被边缘化),以国有企业、尤其是大型国企、上市融资为目的,缺乏多层次、多种公司所有权性质(尤其是鼓励民企、境内外创投投资的初创型、成长型高科技公司)、较低上市门槛的创业板、以及在创业板之前的“三板”、即柜台交易。
美国的纽交所(NYSE)和美国证交所(ASE)虽是老牌的证券市场,诞生了大量的财富500强公司的上市、发展,但是当今以高科技见长的美国创业板纳斯达克(Nasdaq),却诞生了像谷歌、微软、英特尔、雅虎、E-Bay、亚马逊等一大批高科技领军企业,也造就了像盖茨、杨致远、布鲁宁等财富人物。
包括在纳市上市的许多大中华企业,无论是分众(汉理客户)、百度、新浪、九城(汉理客户)、超信和媒体(汉理客户),并没有“连续三年的盈利记录”,且相当一批上市后企业在IPO之后,还连年亏损,若按国内A股上市标准,这批近几年涌现的优秀高科技企业,绝对上A股不合格,或上后就戴上ST帽子。
缺乏初创、成长型公司可IPO的创业板,也自然断了VC/PE投资的“退出”通道和机制,怪不得几乎所有境外VC投资的公司,都削尖了脑门想去海外创业板上,一流的上美国纳市,二流的上英国伦敦的AIM,三流的上日本东京的“创业板”(mothers
board),还有去大阪或北海道的创业板,德国法兰克福的、新加坡的、最近还有去韩国的。国内类似高科技企业,满世界跑东跑西寻找上市地点,国外创业板的交易市场也纷纷进入中国,而我们自己的创业板,就是“光打雷、不下雨”。
偏偏去年9月8日之后开始执行的“十号文”,
又把这些高科技初创/成长型企业寻求海外红筹模式上市的路,堵得严严实实(比“首堵”的交通状况还差
-
没人通过)。境外上市的退出通道被卡,国内的退出通道还未开,使很多VC/PE相当郁闷:不投(直接投进来做JV)是等死,投了可能是找死(万一退不出去?)。
其次,我们该考虑如何把A股市场和香港证券市场进行整合,未来还有台北的,形成大中华证券市场,在全球范围内,形成东八区的证券交易平台,以抗衡以纽交所(NYSE/Euronet)、纳斯达克等美、欧联合之势,在亚太超越东京、新加坡和澳洲,成为世界金融中心的一级、亚太金融的中心、枢纽。
前者尽快推出国内的创业板和柜台交易市场,应该是近1-2年的首要任务,同时筹划、建立未来大中华既统一、有相对独立的证券交易平台和市场,是今后5-10年的机遇和挑战。
若近期能推出国内的创业板,对国内高科技创新企业、对发展国内的股权私募投资,会是重大利好消息。相信中国在不远的将来,有自己的谷歌、微软、英特尔等企业,应运而生,并逐步登上世界高科技的舞台!
到那时,国内的证券市场,必然又迎来新的春天!
ARE YOU READ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