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我和分众的创始人江南春也颇有些“缘份”:我在软银中国基金工作的时候,与江南春创立的分众同在一屋檐下:江苏路369号,又同在一楼层,后来软银中国投资分众,我参与了决策与部分投资进程。 再后来,我创立了汉理资本并签下了分众,又发现与江南春是“邻居”,同住在浦东一个小区里!
一、控制力问题:
汉理接触的众多民营企业家(其中不乏相当数量的成功企业家),在谈论公司引进境外基金和投资人时,普遍担心此举会使自己随着股权从百分之百下降、从而失去对自己一手创立的公司的“控制力”(control)。
何谓“控制力”?且不论美国证券法对此所作的相当缜密的解释、注解,简而言之,就是在公司两个层面上的影响力、参与度和决策力,一是董事会,二是管理层。
二、大象的一条腿和一只蚂蚁
2003年新春,江南春从上海绍兴路一家茶馆里走出来,满怀信心地想从传媒的广告代理模式中突围,并独辟蹊径,找到了一个创富的“点子”。从最早的点子(idea),到创立公司,到完成首轮私募融资,在汉理与分众签约去做第二轮私募之前,江南春在分众的股权,已从100%稀释到80%左右。待完成第二轮融资,引进鼎晖等1000多万美元之后,江南春在分众的股权又变成了三分之二。
三、观察与结论:
虽然江南春在分众的股权比例从百分之百一直下降到目前的10%左右,但是,现在的分众,比刚创立的分众、比刚上市时的分众,更需要江南春。他个人对公司的“控制力”、“影响力”、“领导力”并未随着其股权的不断稀释而有所减弱或丧失,反而得到了进一步加强。
江南春掌握百分之百的分众股权的时候,其公司估值(未有市值)仅区区近千万美元,而半年多后完成第二轮融资时,其公司估值上升至6千万美元。再过半年多后完成第三轮私募时,其市值已超过一亿美元。分众目前的市值(只有上市公司才有此“衔头”)在50亿美元左右。江南春个人对分众的持股比例虽然在不断变小,公司的“蛋糕”却不断增大,而创业家个人财富也随着饼的增大而绝对值增大!
这就好比是,你是要一只百分之百蚂蚁,还是想抱住一条大象的腿呢?我的结论:在一个高速发展的公司和市场里, 创始人对企业的“控制力”,不会随着股权被不断稀释而有所丧失, 美国的比尔盖茨如此, 我们身边的江南春也如此。
如果你是民营企业家、正雄心勃勃想引资、大展拳脚时, 你又做何感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