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承志堂的木雕

(2015-05-13 23:44:38)
标签:

徽州行记

黟县宏村承志堂

徽州木雕

分类: 萍迹--我的杂记

   

 http://s1/mw690/001oqxJNgy6Sfbg2eJi80&690

 

承志堂的木雕

         ----徽州漫步之九十九

 

古徽州的民居,“有堂皆设井,无宅不雕花”,井指的是天井,雕指的是雕刻。随便到一幢保存较好的徽州古民居,在其门楼、门楣、屋檐、屋顶、屋柱、梁枋、窗楹、栏板等和家具上,都可以看见一些精致的砖雕、石雕和木雕,其技艺之精湛,造型之优美,内涵之深刻,令人钦叹。“徽州三雕”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在国内外享有盛誉,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黟县宏村承志堂里的“徽州三雕”尤其是木雕非常精美。几次到宏村,我都去承志堂欣赏一会里面的木雕。我在许多徽州古建筑和一些博物馆里看过不少木雕,还是觉得承志堂里的木雕名不虚传,的确是具有代表性的徽州木雕精品。尽管因为有些距离,一些作品看的不是很清晰。

承志堂是宏村现存面积最大的古民居,建于清咸丰五年(公元1855年),占地面积2100平方米,建筑面积3000多平方米,内有9个天井和60个房间。宏村的道路狭窄,房屋密集,古朴的青石板路两边有许多高大而斑驳的粉墙。承志堂的院门并不大,从外面看不出与别的古宅有什么不同,不走进去不会知道它的恢宏气势和金碧辉煌。

宅子包括内院、外院、前堂、后堂、东厢房、西厢房、书房厅、鱼塘厅、保镖房、佣人房,还有专门用作打麻将的“排山阁”、吸鸦片的“吞云轩”等等。据说建造此宅花了白银60万两。古徽州深宅豪院很多,因为山多地少的特点,如此规模的还是不多。但是,令承志堂享誉天下的不是它的宏大规模,而是宅内的众多精美木雕,据说它们由20个工匠整整雕刻了4年才完成,镀在上面的黄金就达100两。

能够建造这样豪宅的当然不会是平常人家,非富即贵。古徽州历来文风昌盛,明清时商业尤其发达,不乏达官显贵和富商巨贾。承志堂的主人汪定贵,就是一个有名的大盐商。他十六岁读完私塾后到江西九江学徒,几年后独自经商,此后纵横商场数十年,到光绪末年成为名震长江中下游地区、拥有巨大财富的徽州首富之一。

到清代末期,称雄中国商界300多年的徽商已经开始衰落。盐业是徽商经营的一个主要行业,盐商在徽商中有极重要的地位。两淮是全国盐业的中心,明代后期到清代中期,徽州盐商在两淮地区最有实力,基本上居垄断地位。道光十一年,两江总督陶澍实行票盐法,剥夺了徽商垄断经营盐业的特权,徽州盐商受到致命打击,日渐式微。汪定贵在这样的严峻形势下,依然取得骄人成绩,说明他确有过人之处。

众所周知,徽商的发展促进了徽州社会和徽州文化的繁荣。从明朝开始,积累了一定财富之后的徽商们,往往在家乡修祠堂、建房屋、购田地、办学校。在家乡修建豪华的祠堂和宅院,是光宗耀祖的事情。徽州是“东南邹鲁”,崇文好学,徽商也不例外,他们的一大特点就是“贾而好儒”。许多徽商小时候受过较好的儒学教育、知晓诗书,经商以后也好学不倦,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和文化品位,能诗善文的徽商比比皆是。成功后的徽州商人,在支持家乡发展文化教育方面,一向慷慨大方,毫不吝啬。

这就决定了徽商们在修建祠堂、宅院的时候,会采取某种方式表现自己的精神文化追求。既可以突破住宅建造规模的限制、充分体现富贵,又可以充分表现个人理想、情趣的雕刻,就是最主要的一种表现方式。于是,和徽州文化的其它诸多门类一样,源于宋代的“徽州三雕”,在明清两代进入了鼎盛时期,日臻完美,技艺达到“天工人可代,人工天不如”的艺术境界。

走进承志堂的大门,首先看到的是前厅横梁上的一幅木雕,叫“唐肃宗宴官图”。内容是官员们参加唐肃宗宴请前娱乐的场景,官员们围着四张方桌,有站有坐,或弹琴,或下棋,或读书,或作画。左边一个仆人在给一个官员掏耳朵,右边一个仆人拿着芭蕉扇在烧水,炉子上的茶壶冒着水气。构图饱满,线条清晰,充满了生活气息。这一木雕长约2米,高约03米,厚度50多厘米,竟然有8个层次、30多个人物。

大门后面的中门上悬挂着一个“福”字,上方是木雕“百子闹元宵”。雕刻的是小孩欢闹元宵的喜庆场面,一百个小孩形态各异,敲锣的,打鼓的,吹喇叭的,放鞭炮的,舞狮子的,耍龙灯的,踩高跷的,划旱船的,神态逼真,天真活泼,动感十足。既体现了儒家文化中多子多福、人丁兴旺的思想观念,又充满了民俗色彩。顺便说一句,平常人家大门后面是不能建中门的,中门是官府的仪门,做官人家才能有的。和许多徽商成功后要捐个官一样,汪定贵也捐了个五品同知的官衔,所以他家建了个中门。

建个中门还不行,他还建了两个商字门,即把左右边门上方的构件雕成“商”字形。中门除重大节庆或贵客光临外是不开的,来人只能走商字门。宏村朋友说,古代商人地位很低,再有钱也提高不了多少身份,所以汪定贵建商字门,谁要进他家,都要从商字底下走过,反映了他既忿忿不平又深深自卑的心态。汪定贵建商字门出于什么心态不好说,但上面的木雕一点不含糊,商字斗拱上雕刻了董卓进京、三英战吕布、定军山、长坂坡等四出三国演义的戏文,上面一点雕刻的是南北财神,再上面的中门上方阁楼护板上是四根木雕立柱,分别雕刻着渔、樵、耕、读。

后厅横梁上雕刻的是“郭子仪做寿”和“九世同堂”。“郭子仪做寿”雕刻的是民间广为流传的祝寿故事。富贵而且长寿的郭子仪是唐朝平定安史之乱的名将,被封为汾阳王,做寿之日,皆为朝庭高官的七子八婿前来拜寿,热闹非常。“九世同堂”描述的是唐代张公义一家九世同堂的故事。史书记载,张公义是个修身齐家的典范,他以和、忍二字持家,全家900余人和睦相处,唐高宗、武则天曾登门造访并予以褒奖和赏赐。后厅是汪定贵家长辈居住、生活的地方,这两幅木雕,是希望子孙满堂且富贵长寿,也是告诫后人要孝敬长辈、友爱和谐。

上面这些木雕,构图精巧,造型优美,场面壮观,人物众多,形象生动,层次分明,错落有致,皆镀有金粉,富丽繁华,玲珑剔透,具有极强的艺术魅力。从这些作品中可以看出,技艺高超的徽州雕刻工匠们不仅熟练地掌握了浅浮雕、深浮雕、平雕、透雕、圆雕、线雕等技法,也深受徽州文化特别是新安画派、徽州版画、徽州篆刻的薰陶和影响,具有很高的艺术造诣。

承志堂里还有很多木雕,梁枋、斗拱、雀替、栏板、门窗等,上面雕刻着神话戏曲人物、博古四艺、瑞兽祥禽、花卉植物和吉祥图纹。比如,“唐肃宗宴官图”两边的额枋上,雕刻着金元宝和“金钩钓鱼”图;前厅两侧的厢房房门上雕刻有福、禄、寿、喜“四星”和“八仙”;前厅拱棒的棚托,是倒立双狮戏球式木雕,国内罕见。

和许多“徽州三雕”一样,承志堂木雕中蕴含着浓厚的儒家文化气息,是主人审美情感体验与道德伦理教化的融合,是建筑装饰与文化传播的结合,在那个时代,体现了艺术性和思想性的统一。徽州是程朱理学的发源地,多聚族而居,宗法礼教意识很强,所以,木雕以历史故事、民间传说、戏文故事、民俗风情、自然风光等为主要题材,反映的是徽州人修身齐家的人生理想,福禄寿喜的良好愿望,忠孝节义的伦理观念,寄情山水的闲情逸致。“唐肃宗宴官图”、“百子闹元宵”、“郭子仪做寿”、“九世同堂”、“四星”、“八仙”、“渔樵耕读”等,无不体现了汪定贵的理想愿望和对子孙后代的期盼教导。

因为闭塞的地理环境,历史上徽州少有战乱,徽州建筑和“徽州三雕”得以较好保存。大的损害,一是太平天国时期,二是文革时期。太平天国时期,徽州是太平军与清军的重要战场,建筑大量被毁。文革时期,古建筑特别是“徽州三雕”作为封建残余,再次被大量损毁。承志堂的木雕在文革时幸免于难,是因为人们用泥巴糊上,再在外面贴上语录和标语。即使这样,也还有一些受到损坏。

早些年,因为重视不够,保护不力,残存的徽建筑受到进一步破坏。比日渐富裕起来的老百姓普遍拆除老宅兴建新房造成的损坏更加严重的是,一些文物贩子及不法之徒疯狂盗窃、买卖“徽州三雕”,包括许多木雕构件在内的珍品大量流失。许多明清老宅里“徽州三雕”已经寥寥无几,特别是一些无人居住的老宅,里面更是荡然无存。与此同时,“徽州三雕”的技艺传承令人担忧,年老工匠日益减少,因学习不易、工作艰苦、收入很少等原因,很少有年青人从事此业。

“徽州三雕”是徽州文化的杰出代表,是先人给我们留下的珍贵的文化遗产,把它们保护好、传承好是政府的责任,也是后人的责任。近几年来,黄山市各级政府加大古建筑保护和“徽州三雕”传承的力度,采取抢救性保护措施,制定保护制度和管理办法,打击破坏文物犯罪行为,从政策、资金等方面扶持了一批“徽州三雕”非遗传承人,建立了一批生产传习基地,以生产的方式促进保护和传承,取得明显效果。

但是情况远远不能乐观,一些市县负责相关工作的朋友和认识的一些“三雕”传承人告诉我,因为资金、人才的不足等,徽州古建筑保护和“徽州三雕”的保护和传承工作困难依然很多。

各方面的认识也还很不够,在现代化、城镇化的进程中,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延续历史文脉的重要性,很多人还没有足够的重视。一个地区古老的建筑、古老的艺术,概括说就是历史文化遗产,具有区别于其它地方的差异性、独特性甚至是唯一性,它将是这个地区充满活力的核心竞争力。任何忽视、破坏和丢弃,都是不可挽回的重大损失。

在承志堂里我总在想,这些承载着许多历史文化信息、蕴含着浓厚文化底蕴的艺术珍品,若干年后,我们的后代还能看得到吗?

 

 

 

http://s3/bmiddle/001oqxJNgy6SfblYheq92&690

http://s8/mw690/001oqxJNgy6SfbnC0eP37&690

http://s12/mw690/001oqxJNgy6SfbpouODeb&690

http://s10/mw690/001oqxJNgy6SfbqVwmd19&690

http://s2/mw690/001oqxJNgy6SfbslguR31&690

http://s12/mw690/001oqxJNgy6Sfbuorwfbb&690

http://s11/mw690/001oqxJNgy6SfbvFj3c1a&690

 http://s12/mw690/001oqxJNgy6SfbKrSor2b&690

http://s9/mw690/001oqxJNgy6SfbKP8fu88&690

 

 

                                                                      2015512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月华街
后一篇:黄山映山红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