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文闯,永远的文友
(2012-01-20 00:28:55)
标签:
杂谈 |
分类: 文坛杂拌儿 |
杨文闯,陕西洋县人,作家,著名文化广告策划人。上个世纪90年代初,他从洋县酉水的深山中走出来,暂宿陕西朱鹮保护观察站,平时写些新闻、文学之类的东东。我是在《衮雪》杂志上知道他的,因是同道,同乡,再加之是同姓,顿觉亲切异常,尽管那时我根本不认识他,是高是矮,是胖是瘦,一概不知。只认他是同路人,同是农村娃,同有一颗热爱文学的滚烫之心,这就够了。还有什么比共同的志趣爱好更认可的呢?!于是,深夜秉笔疾书,向洋县的他写了一封信,表达问候之情,畅叙交结之意。那个时候我在秦岭深处的留坝县一个小山镇上教书,极为寂寞寡淡,压抑苦闷,而又无奈。文学,是支撑我生活下去的一个支柱。
向杨文闯写信后,我就天天企盼着他的回信。然而不知什么原因,一直没有收到他的回信。后来,很快就从山里调回了原籍洋县。所以就无从得知,他的回信落于何人之手。记得我回来后,专门到朱鹮站去找过他,因为他外出,无缘见面。直到我调入宣传部后,大约在1996年前后,我才见到了他。他身体棒,精神好,很健谈,有一种豪情万丈,舍我其谁的气派!我们互相勉励着,暗下决心要在文学上走出个样子出来。
我在宣传部前后呆了14年,忙忙碌碌,为他人作嫁,终无大成。平时时间被切割的很灵碎,根本无暇学习研究文学,只能偷闲写点小散文。算是把文学的香火保留了下来,没有让火种熄灭。陆续也发表了一些小篇什,但没有重头东西,心里一直很愧然。与此同时,文闯也在坚持走文学之路,一直在写,在写。虽说很少见面,可彼此都知道对方在奋斗着,也藉此也鼓励自己。后来,他一步跨了出去,去了青岛,海阔天空,左右逢源。他的能力极强,又有奋发向上的精气神,不几年就在青岛打拼出了自己的一片天地。出版了自己的著作《一竹斋语》,赢得世人的好评好潮。
离得远了,见面更是少得可怜。在九十年代中后期,好像他回到故乡一次,那次和一帮文友聚会,我也被邀之列。人多,想和他叙叙旧,亲热谈点什么,终没如愿。好在我们心里都有对方,从来没有忘记对方。去年在网上看到了这样一篇文章《文坛闯将本姓杨》,好奇之下打开一看,原来是谈文闯兄的。读之,颇感亲切。尤在对面耳。
今天下午在老家,我拿出新出的一期《洋县文艺》来看,上面有杨文闯写的怀念已逝文友李宝兰的文章《怀念文友李宝兰》,眼睛一亮,哈哈,想不到又读到了文闯兄的大作了。读完后,不由自主地回忆起我们的交往和友情来。正在此际,电话铃响,一看,乃是青岛打来的。心念动处,想必是文闯兄了。一接听,果然是他!大笑之下,他说电话号码是从王刚处打听到的。感动之下,我就笑谈了读他文章后,正发思念之友情时电话恰来之事。他亦大笑。冥冥之中,真是奇了。缘纷,不由你不信!
在电话中简单谈了谈各自的情况,他问了我的QQ号,说在网上聊。以后,可多联系。本来想住在老家的,可想上QQ文闯兄在网上聊,随即就骑摩托进了城。赶紧上网,找本家兄弟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