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2016亚洲国际集邮展览》纪念邮票赏析

标签:
2016亚洲邮展纪念邮票原地资料集邮 |
分类: 云林邮趣 |

中国邮政定于2016年12月2日发行志号为2016—33《中国2016亚洲国际集邮展览》纪念邮票一套2枚,小型张1枚。邮票图名分别为:壮锦、绣球,面值:2.40元;小型张图案为西汉羽纹铜凤灯,面值6元。邮票规格:30×50毫米,齿孔度数:13.5度,整张枚数:版式一 16枚,版式二 8枚(4套),整张规格:版式一 150×240毫米,版式二 146×186毫米。小型张邮票规格:59×40毫米,小型张外形规格:120×80毫米,小型张齿孔度数:13×13.5度,防伪方式:防伪纸张、防伪油墨、异形齿孔、荧光喷码。由辽宁省沈阳邮电印刷厂印制。为配合中国2016亚洲国际集邮展览活动,另印制《中国2016亚洲国际集邮展览》特种珠光纸小型张1枚。
该套邮票通过典型的邮票设计语言,将广西地区的民族特点与悠久历史文化相融合,通过引入相同处理方式的金色线图作为辅助图形,并以现代感极强的构图形式,将平面的壮锦、立体的绣球和古老的凤灯三个不同风格的民族元素统一到一套邮票中。该套邮票由夏竞秋设计,小型张由于雪设计,版式二过桥原画作者:柒万里。资料提供: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星球地图出版社,责任编辑:干止戈,辽宁省沈阳邮电印刷厂胶版印制。

邮票第一图选取广西代表性的手工艺品——壮锦。壮锦图案生动,色彩斑斓,体现了壮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邮票第二图选取广西壮族人家的吉祥物——绣球,是壮家人传递爱情、亲情、友情的文化使者,也正成为“让世界了解广西”的文化载体。
小型张以藏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国家一级文物西汉羽纹铜凤灯为主图。西汉羽纹铜凤灯是汉代青铜器的代表作,是广西北部湾文化和海上丝绸之路文化的典型文物。版式二中间的过桥票画面内容为南宁国际会展中心标志性的大穹顶建筑造型,背景以南宁市“十大景观”之一的青秀山龙象塔与天池交相辉映构成的“塔影天池”风光、及风景秀丽的石门森林公园相衬托,由广西艺术学院设计学院院长、教授柒万里先生绘制。

中国2016亚洲国际集邮展览于2016年12月2日至6日在广西南宁举办,展期5天。这是第四次在中国大陆地区举办亚洲邮展,也是首次在中国少数民族地区举办亚洲邮展。邮展会徽由南宁市花朱槿和南宁国际会展中心大穹顶两个典型形象巧妙的组合而成,意寓美好和友谊。吉祥物“绣球邮娃娃”以极富广西民族特色的绣球为设计原型,表达邮展传递邮情、交流集邮文化的含义。此次邮展的举办,对于推动集邮文化传播,推动中国与亚洲各国各地区文化的交流合作具有重要意义。
【广西手工艺品——壮锦】壮锦,与云锦、蜀锦、宋锦并称中国四大名锦,据传起源于宋代,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壮锦意为天纹之页,这种利用棉线或丝线编织而成的精美工艺品,图案生动,结构严谨,色彩斑斓,充满热烈、开朗的民族格调,体现了壮族人民对天地的崇拜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广西壮族自治区忻城县是广西壮锦的起源地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忻城壮锦曾经是广西壮锦中的精品,作为贡品晋献皇宫。(主图原地邮局:广西来宾市忻城县,邮编546299)
【广西手工艺品——绣球】绣球一般由彩绣做成,是中国民间常见的吉祥物,尤其是在壮族民间广为流传。绣球乃广西壮家人之定情物和吉祥物,是广西极具特色的旅游工艺品之一,原为壮族青年男女之间的爱情信物。广西绣球多以红、黄、绿三色做底及面料。绣球大多为12瓣,每瓣皆绣上各式吉祥物,如梅、兰、菊、竹等花卉图案或春燕、龙、凤等。广西靖西(主图原地邮局:广西百色市靖西县,邮编533899)
【西汉羽纹铜凤灯】羽纹铜凤灯是西汉时期的金属器,灯作凤鸟形,顾首回望,双足分立,尾羽下垂及地。羽纹铜凤灯具有构思巧妙、造型独特、工艺先进的特点,灵巧优美、活泼可爱,寓意吉祥,富于浓郁的生活气息。尺寸:通高33厘米,长42厘米,宽15厘米。1971年出土于广西合浦县望牛岭1号墓(广西北海市合浦县廉州镇,邮编536199)。收藏地: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主图原地邮局:南宁市青秀区民族大道34号,邮编530022)。
前一篇:胡寄樵先生书法篆刻作品展举行
后一篇:第三套《拜年》邮票引发热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