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行影不離
行影不離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1,181
  • 关注人气:167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马来西亚Malaysia/吉隆坡KualaLumpur(I)

(2025-06-17 09:44:53)
标签:

吉隆坡

马来西亚

占美清真寺

茨厂街

鬼仔巷

分类: 天涯海角终是客
马来西亚Malaysia/吉隆坡KualaLumpur(I)
P1
       我们到马来西亚这几天,正是马来西亚这边天气变化最快的季节,每天都会下一场雨,基本上下午必下雨,所以晴天着实不多见,即便是在热带,对于旅行者来说,一直下雨还不如大太阳。所以在马来西亚留下的影像是历次出国中最少得,也是受天气的影响。
       马来西亚是一个简单而又复杂的国家,准确得说,他是简单和复杂相融合的一个国家。这里是个伊斯兰教国家,还是一个君主立宪制国家,仿佛让人想到那些传统的中东伊斯兰教国,但这里到处是中国文化和印度文化的影子。可以说马来人、华人、印度人构成了这里街上看到的主要人群,而华人和印度人显然大部分不是穆斯林。马来西亚的护照很神奇,据说连朝鲜都能去,比美国护照还要金贵,我们落地马来西亚的时候,入境有专门的马来西亚回国的专用通道,也排长队,可见马来西亚出国的人也很多。马来西亚唯一法律禁止去的国家是以色列,因为马来西亚至今没有承认以色列,如果国民去以色列,回国被发现会判刑。这就是马来西亚的态度,看似遥不可及的两个国家,中东那些利益相关者国家都没对以色列那么强硬,而马来西亚那么硬气,也是让人比较钦佩的。马来西亚历史上其实只是被日本殖民国,再早起就是松散的小国,从未统一,而当年排华把新加坡踢出联邦,也直接早就了另一个发达的小国。
       因为六年前已经去过新加坡,新加坡其实在人群分类上跟马来西亚差不多,但新加坡华人占比比马来西亚更大,在街上看到的更多的是华人,而马来西亚能看到的华人不多,据说华人都比较有钱,在富人区。但曾经是一个国家的两个,在文化多样性和呈现上,马来西亚比新加坡更加丰富。这次吉隆坡之行,我就觉得,吉隆坡是一个很适合citywalk的城市,这里繁华和市井相融合,能让人看到很多文化的交融。这一篇的影像,主要呈现吉隆坡“市井”,也就是多样性的一面。
       吉隆坡是多彩的,这里的老城区有涂鸦文化,大多数大面积的墙都被喷上了艺术性的涂鸦,这里有很多华南的骑楼风格的建筑。我们到被称为吉隆坡唐人街的茨厂街一带逛,这边看得出来建筑风格都是现代中式的。不过如今茨厂街里摆摊的基本上都是印度人,我也分不清巴基斯坦人印度人孟加拉人,这三个的人都是同一人种,姑且都说是印度人。边上饭店,像南香这样的米其林餐厅,老板倒都是华人,所以说这里华人都相对富裕,倒也可信。
       吉隆坡有很多美食,到这里来不会吃不惯,东南亚风味的美食对我们还是很友好的,如果喜欢尝试还能吃吃看印度菜和娘惹菜,都别有风味。我们住的酒店早上自助餐,就分了不少区域,有印度菜区域,有中餐区,服务员还会引导不同国家的人坐在固定的区域。所以究竟有没有人种的隔阂,我认为还是有的,只是这样的民族不协调,在表面上看是和谐的,如果有大的利益争端,那就会一点就燃,这需要政治大智慧。
       吉隆坡如今说是一国两制,东马和西马跟不同国家一样,东马到西马还需要护照,像比较出名的仙本那就在西马,而东马则是马来西亚比较繁华的地方。我们这次去的布城和吉隆坡都在东马,本来还想当天来回去下马六甲,可实际上,到汽车站去买票,根本买不到回来的票,所以就做罢了。
       吉隆坡的历史建筑基本上是曾经的皇宫,如今皇宫搬到了郊外,据说马来西亚的皇权是轮流的,这倒也是比较有意思。马来西亚的皇宫既有欧式建筑的影子,又有伊斯兰教的风格,而马来西亚的国旗,很像美国国旗,让马来西亚除了阿拉伯、中国、印度文化外,又增添了一份欧美的影像,所以这样一个多元性的国家,能如此平和,近些年来,除了和以色列决裂外,与世无争,倒也十分难得。
       除了这多元性的一面,吉隆坡的繁华,我下篇再讲了。
马来西亚Malaysia/吉隆坡KualaLumpur(I)
P2
马来西亚Malaysia/吉隆坡KualaLumpur(I)
P3
马来西亚Malaysia/吉隆坡KualaLumpur(I)
P4
马来西亚Malaysia/吉隆坡KualaLumpur(I)
P5
马来西亚Malaysia/吉隆坡KualaLumpur(I)
P6
马来西亚Malaysia/吉隆坡KualaLumpur(I)
P7
马来西亚Malaysia/吉隆坡KualaLumpur(I)
P8
马来西亚Malaysia/吉隆坡KualaLumpur(I)
P9
马来西亚Malaysia/吉隆坡KualaLumpur(I)
P10
马来西亚Malaysia/吉隆坡KualaLumpur(I)
P11
马来西亚Malaysia/吉隆坡KualaLumpur(I)
P12
马来西亚Malaysia/吉隆坡KualaLumpur(I)
P13
马来西亚Malaysia/吉隆坡KualaLumpur(I)
P14
马来西亚Malaysia/吉隆坡KualaLumpur(I)
P15
马来西亚Malaysia/吉隆坡KualaLumpur(I)
P16
马来西亚Malaysia/吉隆坡KualaLumpur(I)
P17
马来西亚Malaysia/吉隆坡KualaLumpur(I)
P18
马来西亚Malaysia/吉隆坡KualaLumpur(I)
P19
马来西亚Malaysia/吉隆坡KualaLumpur(I)
P20
马来西亚Malaysia/吉隆坡KualaLumpur(I)
P21
马来西亚Malaysia/吉隆坡KualaLumpur(I)
P22
马来西亚Malaysia/吉隆坡KualaLumpur(I)
P23
马来西亚Malaysia/吉隆坡KualaLumpur(I)
P24
马来西亚Malaysia/吉隆坡KualaLumpur(I)
P25
马来西亚Malaysia/吉隆坡KualaLumpur(I)
P26
马来西亚Malaysia/吉隆坡KualaLumpur(I)
P27
马来西亚Malaysia/吉隆坡KualaLumpur(I)
P28
马来西亚Malaysia/吉隆坡KualaLumpur(I)
P29
马来西亚Malaysia/吉隆坡KualaLumpur(I)
P30
马来西亚Malaysia/吉隆坡KualaLumpur(I)
P31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