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1
想去正定已经很久了,对于古迹爱好者来说,这里就像一个圣地,没有到这里来过,似乎自己寻古的记录都是不完整的。到这里来也是一趟说走就走的旅程,在平遥和正定之间,最终还是选择了正定。
因为是说走就走的旅程,所以决定到正定前的时间并不多,没有做充足的功课,来不及翻阅之前看过的正定的资料,但正定最基本的那些历史,还是烂熟于心。这个在秦始皇时期就建县的古城,比他现在所属的省会石家庄多出了两千多年的历史。河北名城众多,省会也几经易地,最后落户石家庄,完全是出于现代交通考量。至于正定在石家庄不到30公里处,或许也有一定的原因。比较让人意外的是,正定离石家庄那么近,虽然说还是石家庄代管,但他竟然还是一个独立的县,而不是并入石家庄成为一个区,而且如今石家庄的机场也是在正定,这就如同咸阳之于西安,似乎还是要独立保留这里的重要的历史,不至于淹没在行政区划的撤并中。如今来石家庄旅游的,也大多会去正定。石家庄的建城史不过百年,若要看历史,也还是要看正定。
正定汉称真定,至清雍正时期才改正定,历史上有名的常山也在正定附近,三国演义里常山赵子龙的名号,便是出自于此,所以如今正定古城中,还有赵云庙。另外一处有名的地方,也是游客很多的景点是荣国府,也在正定古城里,不过荣国府也好,赵云庙也罢,还是借着四大名著的名头,其实不古,与正定古城里其他重量级的古迹相比,实在不足以入眼,当然不来访古,只为玩的话,这两处还是可以一去的。而我此行,没有去到这两个地方。
正定方圆三四公里的古城里,有10处国保单位,这放眼全国,都算密集度最高的,而且这10处国保单位还有很重量级的古迹。这次我一天时间,把这10处都去到了,不留遗憾,除了此篇写到的正定古城墙,骑了自行车,其他点都是靠走的,所以这一天的步数也是十分可观。
正定这10处国保单位,都合围在正定古城墙范围内。不过如今的古城墙遗迹,并没有对古城形成合围,如今形成合围的明城墙已经不多了。在世界遗产预备名单中,有一项明城墙的预备项,正定城墙豁然在这个预备项的子项之中。就我看来明城墙成为世界文化遗产,只是时间问题。明城墙的子项里,我已经去过西安、南京、临海、歙县,正定是第五处,也是最近去的一处。与其他四处相比,我觉得正定古城墙的展现简直就是古城墙的典范,十分惊喜。
如今人们常常诟病,为了旅游,把城墙和长城都修得很新。当然这种诟病是可以理解的,特别是有些地方为了旅游,建新的古镇,建新的城墙。但其实从文物保护角度来说,特别是在城墙保护上来说,在原基础上再加固是对城墙本身有好处的。特别是很多人以为城墙就是砖砌的实心墙,可其实明城墙大多是砖包夯土的结构。这点在正定城墙的展现上一览无遗。正定的南城门以及西城门处,都并不是把古城墙完完全全用新砖包裹起来。南城门的城墙上有历代砌砖层的展示,让人们可以看清城墙修缮的历史。而西城门把大段的墙内夯土都裸露在外,是让人知道了明城墙究竟是怎样一个制造工艺。而且夯土的城墙基本上可以说是唐代真定城的老的基址,也是从那时开始奠定了今天正定古城的规模。
正定古城虽然城墙不再合围了,但仍然保留了东西南北四门。四门当中以南门长乐门最为热闹,上到长乐门的城墙可以看到正定城内,四塔同框的画面。长乐门也是四门当中修缮最完整的城门。正定的城门有瓮城还有月城,意味着进城要经过三道城门,这在明城墙当中属于比较少见的,南京有,但南京是明初的京都,所以正定城门修建的规格是堪比京师的。西门镇远门,如今周围是大公园,这一带城墙看着跟南门形成了连接,但镇远门和北门之间已再无城墙连接。北门永安门处也是大广场,从南到西再到北,我骑自行车走一圈也不容易。而且北门和南门似乎不在一条直线上,而且东西门也不在直线上。最后达到东门已经傍晚,也是我正定行的最后一站。虽然东门迎旭门看着也在正定城墙的国保子项中,但东门已无古意,修得特别新,而且也不像其他几座城门那样可以通过,看结构似乎是空心城墙,没有研究过,感觉东门是后建的,不知道有多少旧时的遗留。
正定古城,自秦到汉至唐到清,都有数不清的故事在这里发生,这里有过军阀割据,这里有过战争,这里有过盛世,这里如今依旧热闹。这夯土的唐城墙,那旧砖的明城墙,以及现在外包的新砖城墙,不就是一部正定城的守卫史,兴衰史吗?正定城墙像一个古城守卫者,一直矗立,受伤,仍就屹立不倒。

P2

P3

P4

P5

P6

P7

P8

P9

P10

P11

P12

P13

P14

P15

P16

P17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