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1
江山地处山区,近山一带,几百年来诞生了不少名窑,江山窑口虽然无名,但却留下了三卿口制瓷作坊这样的古迹。
江山乃至衢州一带,盛产瓷,又或者说在百年来这一带靠制瓷养活了不少人,江山诸如碗窑这样的地名,都跟窑口有关。而三卿口这个制瓷作坊,当年也是个做碗的窑口,虽然三卿口这个作坊是清朝乾隆年间黄氏兄弟所建,但三卿口所在的峡口镇,却有很长的制瓷制陶历史。在江山博物馆里,商代的陶器,基本都出土于峡口。这一带已经到了江山山最多的地方,就近取材,千年来,世代传承。
江山的三处国保单位中,本来三卿口是看点最少得,因为基本上历史建筑上不会有艺术性的遗留。但这里还是让人有两个意外,第一个意外是,三卿口竟然是江山的第一处国保单位。江山的古建筑遗留虽然也不算多,但宗祠建筑还是有几处的,宗祠建筑未入国保,反而是这个碗厂先进了国保。第二个意外是,三卿口制瓷作坊所在的这个村,实地体验比照片已经介绍要好太多。
制瓷作坊在山麓下,离峡口镇上并不远,先要经过三卿口新的村子,一进村子就是各种瓷器文化的宣传,开不多久,就到了清代遗留的制瓷作坊了。这个制瓷作坊,在建筑遗留上可以说是十分粗鄙的,跟宗祠建筑的艺术华丽没法比。但他有其质朴原始的美。我去的这天,制瓷作坊空无一人,我随处闲逛,一条小溪从山上流淌下来。整个制瓷作坊古朴静谧。看了龙窑,窑边的房舍,还象征性得放着碗的瓷胚。三卿口从清代乾隆开窑,一直到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才停止制瓷,前后历时100多年。在90年代,已经无法再靠古法经营下去了,其后江山便把此地修整,如今成了国保景区。
现在在制瓷坊边还有研学区和大师工作室。去的时候无人都关着门。整个制瓷工艺流程通过作坊边的介绍大致能了解个大概。这里的瓷器并不远近闻名,但却是一方水土的经济来源,甚至是江山当地的重要“饭碗”。如今这里如此清幽,让来此之人心旷神怡。不失也是一种很好的传承。
这意外之地,让人心存好感。
P2

P3

P4

P5

P6

P7

P8

P9

P10

P11

P12

P13

P14

P15

P16

P17

P18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