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1
在杨家堂,我找到了当年车行丽水山间的惊鸿一瞥。在去到杨家堂之前,我们已经去了陈家铺,但陈家铺的夯土房其实保存得没那么完成了。杨家堂本不在此次团行的计划之中,但到了松阳,怎么能错过可能是这里最好的夯土房村落呢?于是自己打车出行,终于来到了这里。
已经忘了是自己先路过松阳看到夯土房村落念念不忘,还是国家地理杂志先报道了松阳是江南最后的秘境的。当年还是一个喜欢走访古镇古村的少年,虽然从建筑历史上来讲,松阳的夯土房村落或许并没有太久的历史,但在审美上,这里是具有古村落整体美的。夯土房在当年并不是什么富足的象征,但即便是这样,如今能保留下来已经难得,因为一些富起来的家族可能早就建起了更好的房舍。说松阳是江南最后的秘境,可能再早十年,这里确实是。那时候交通还没那么发达,要到达这些村落确实要翻山越岭。别说是外地游客了,就连当地人都未必会去到这里。听人说,山区里,从县城到一些较偏僻的村落,至今也要三个小时。这对于一个面积并不大的县来说,还是比较夸张。杨家堂对于松阳县城来说,并没有那么遥远,但已经山路开了半个多小时,即便到了村口,我依旧没有看到一个全貌,直到转进小路,眼前才豁然开朗。
国家地理报道的松阳的图片主要是松阳的两个村落,杨家堂和松庄,其中最著名的那座石拱桥的照片便是在松庄,我没有做好功课,在杨家堂找了半天不见,查了才知道那是松庄,这次没时间去了,只能留待以后的机缘。但杨家堂之行,已经是我此行松阳觉得最惊喜的所在。一进村口,便是一个半高处,可以俯瞰村落,那棵著名的槐树就在眼前,牛儿在石路边吃着东西。这满满的画面感让人忍不住按下快门。早上十点到的这里,想想清晨的光线,这便是一个出乡村大片的好场景。杨家堂整个村落并不大,主要是十分紧凑,所以看起来特别有整体美。这里被称为金色的布达拉宫,其实不是什么地方都能称布达拉宫的,但凡用布达拉宫形容,我觉得都是要具有气势感的。但杨家堂的夯土房坐落在山坡上,有序中错落着,的确又具气势美感。村里如今不再是秘境,即便我去的这天游人并不多,但村里还是有景区一般的路标。在村里走走拍拍,感觉很多年,没有因为看到这样的古村落而内生欣喜了。到观景台的咖啡店买了杯拿铁,在亭中小憩欣赏整个村落的全景。我想即便看惯了古村落的人也能领略到这里的美感吧,这种古村落田园风光,仿佛是中国人审美中的内在基因,会有共鸣。
杨家堂的村名其实挺奇怪,因为这个村子住的人都是姓宋的,说是宋濂的后人,祠堂也是宋家祠堂,但村名不叫宋家堂反而叫杨家堂。后来当地人说,是因为这里的人崇拜杨家将所以才叫杨家堂的。那宋家人也是有性格的,老实说,把另一个姓放得比自己家族高近千年,是要有倔劲的。
带着不舍离开杨家堂,纠结着要不要去松庄,但此刻的满足感让我觉得留点遗憾给未来会更好。因为像杨家堂这样的地方我一定会推荐给家人朋友,这里不再那么秘境,所以以后定有机会再来。
松阳之行在此篇后结束了,让我自己也比较意外的是,松阳有那么多看点,其中不乏惊喜的地方。这个曾经的秘境之地,褪去神秘的面纱,正展现着她的美丽和精彩。我想总有再见之时。

P2

P3

P4

P5

P6

P7

P8

P9

P10

P11

P12

P13

P14

P15

P16

P17

P18

P19

P20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