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吴中旧事·苏州·耦园·城曲筑诗城

(2018-02-19 20:18:18)
标签:

苏州

耦园

苏州园林

世界遗产

平江路

分类: 吴中旧事·儒源问学
吴中旧事·苏州·耦园·城曲筑诗城
▲P1
       “耦园住佳偶,城曲筑诗城。”当看到这副对联之时,我已彻底喜欢上了这个园子。耦园,这里的故事让人心醉。
       耦园藏在热闹的平江路边的民居之中,与艺圃的七拐八绕相比,他倒藏得爽直,沿着平江路一侧小路直走便可寻到。与同在平江路之侧著名的拙政园和狮子林相比,耦园没有那么热闹,在很多人眼里,他也没有那么出众。但这里却是九座苏州世界遗产园林中唯一的爱情园林。清时,按察使沈秉成,携妻归隐,将原名涉园改成耦园,谐音偶,寓意双栖终老。“耦园住佳偶,城曲筑诗城”的横批是“枕波双隐”,据说正是女主人才女严永华亲书。而耦园之中有女主人专用的书房,也彰显了严永华的才情和沈秉成对妻的爱。所以耦园在今天的宣传以爱情为主题,却也不失为对耦园故事最恰当的诠释。
       相比较于拙政园、留园、狮子林这样的大园林,我逐渐觉得艺圃、环秀山庄、耦园这样的小些的园林更接地气。如同耦园,不大不小,更有家的感觉,而园后更有水路码头,让人无论近游还是远行都显得更加方便。这也是其他几个园林所不具备的交通之利。而说到耦园,人们必提及黄石假山。黄石假山可以说是耦园的最大的特色。之前写环秀山庄中言,或许只有环秀山庄和耦园的假山能够掩盖掉水景不足的园林缺憾,这绝不是言过其实。与大多数园林是用太湖石堆假山不同的是,耦园取黄石堆假山,据说耦园的黄石假山石园林中体量最大的一座,但我所游园林,还是在耦园见过黄石假山,其余园林均是太湖石假山。黄石假山少了些太湖石假山的形态多变,但其山势壮阔,颇有名山的气魄,给人厚重感,却仍带些云深不知处的仙气,这是我看见黄石假山的感觉。走在其中,趣味不失,只可惜不开放登临,不能登山赏景。
       黄石假山之处便是耦园的东园,山水主景皆在此,长廊之隔,还有一处西园,遍植梅花,如耦园中一处遗世独立之地,与东园构筑起一宅二园的格局。耦园中茶室处定时有苏州评弹的表演,在甪直我和小扣已经欣赏过一会,总觉得在景区看评弹还不够悠闲,要是一边下午茶或者晚饭,一边听听评弹,那才够苏州味。
       走遍耦园并不需多时,发现有国外的旅行团也会到耦园来,这次来苏州发现此时的外国人不少,是前几次来苏州没有发现的,特别是游览园林的团队。苏州是中国风格的代表,自然经得起国际的眼光去审视,只是不知外国人能对园林艺术理解多少,曾有人说,即便你不懂风水,但你若去到一处,觉得很舒服,那此处风水必定不差。想是用在欣赏园林上也不差,即便不懂园林构造的巧思和玄妙,但在园林中总觉得惬意舒适,那这便是园林建造者和主人想要让园林达到的效果。感受到了这种效果,或许我们就算体会到了园林之妙。
       不知道何时会对苏州园林产生审美疲劳,但我想,我所走过的园林,各具特色,每每给我惊喜,所以我从没觉得去过的哪个园林不那么如意。离开耦园,我们到平江路上去觅食,每到苏州,总会想来这里走走,也许苏州不那么容易产生审美疲劳,这里有的是国人的审美习惯。就像耦园对联的下句所说,城曲筑诗城,这座诗城,是老底子的悠扬城曲所筑就,他是我们的文化,我们的根。
吴中旧事·苏州·耦园·城曲筑诗城
▲P2
吴中旧事·苏州·耦园·城曲筑诗城
▲P3
吴中旧事·苏州·耦园·城曲筑诗城
▲P4
吴中旧事·苏州·耦园·城曲筑诗城
▲P5
吴中旧事·苏州·耦园·城曲筑诗城
▲P6
吴中旧事·苏州·耦园·城曲筑诗城
▲P7
吴中旧事·苏州·耦园·城曲筑诗城
▲P8
吴中旧事·苏州·耦园·城曲筑诗城
▲P9
吴中旧事·苏州·耦园·城曲筑诗城
▲P10
吴中旧事·苏州·耦园·城曲筑诗城
▲P11
吴中旧事·苏州·耦园·城曲筑诗城
▲P12
吴中旧事·苏州·耦园·城曲筑诗城
▲P13
吴中旧事·苏州·耦园·城曲筑诗城
▲P14
吴中旧事·苏州·耦园·城曲筑诗城
▲P15
吴中旧事·苏州·耦园·城曲筑诗城
▲P16
吴中旧事·苏州·耦园·城曲筑诗城
▲P17
吴中旧事·苏州·耦园·城曲筑诗城
▲P18
吴中旧事·苏州·耦园·城曲筑诗城
▲P19
吴中旧事·苏州·耦园·城曲筑诗城
▲P20
吴中旧事·苏州·耦园·城曲筑诗城
▲P21
吴中旧事·苏州·耦园·城曲筑诗城
▲P22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