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1
新都桥的盛名恐怕摄影爱好者都听闻过,这里被称作摄影天堂。顾名思义,在这里,相机是不容许半刻歇息的。从成都出发前往稻城亚丁,新都桥是必经之地,这样的行程让我兴奋不已。
当10月22日我们从成都启程到达“雨城”雅安后,发生了一个小插曲。全国在这个快要入冬的时候又闹起了柴油荒,而我们的车也恰恰是柴油车。在雅安想加油的时候,发现加油站里塞满了大货车,等待加油的货车甚至堵住了雅安前往泸定的318国道。于是被堵在路上很久,又得知油荒刚开始,加不到油的话可能要打道回府了,我在心底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不过当背着冲锋枪的士兵把车流疏通以后,我们一路上一个加油站一个加油站的停过去,眼看过了四五个加油站都没柴油,终于在快要到二郎山的一个小加油站,等了一会加到了油。这样的意外谁都没有想到,好在最终我们的车还是加到了油,得以继续原定的行程,不过也耽搁了近两个小时,否则我真的要回去重新安排这近十天在四川的行程了。

▲P2
从雅安到泸定,要翻越那歌中所唱的高万丈的二郎山。二郎山是四川气候的分水岭,在二郎山以东,是四川盆地,成都平原。成都一年大多阴天多云天,而离二郎山最近的雅安,则被称作雨城,因为这里常年绵绵小雨。这是由于东部北部来的水汽到达二郎山之后,大多被挡在了二郎山以东无法翻越,于是乎,雨水全都留在了雅安。也因此,二郎山的东西两侧常显出阴阳两重天的奇景,即二郎山以东在下雨,而翻过二郎山的西面则是艳阳天。

▲P3
本来对于那么极端的天气变化,大家都将信将疑,但我们来时雅安确实在下着小雨,而当我们的车开过二郎山隧道来到西面时,虽然说不上艳阳天,但又确实出了太阳。于是我们不得不信服“阴阳两重天”的说法。而后的日子我们还知道,二郎山还是湿度的分水岭,因为在二郎山以西的几天下来,我们真的都干得快皮开肉裂了,而回到二郎山以东,则感觉回到了正常的世界。

▲P4
说到二郎山,在二郎山隧道还没有修建之前,车子是要延318国道一直开到二郎山垭口再下山的,隧道的建成,使翻越二郎山节省了五个小时左右。不过本来在二郎山垭口可以远眺到贡嘎山,这样绝佳的观景台也因为交通便利的代价而错失了。真可谓有得必有失。

▲P5
过了二郎山,要再过泸定、康定,才能到新都桥。二郎山以西便是甘孜藏族自治州的地界,让人兴奋的是,踏上甘孜州,也意味着我们进入了青藏高原了。这算是我这个没有去过西藏的人,第二次上青藏高原了。因为之前加油在路上耽搁了不少时间,于是在泸定、康定我们的车都没有作停留,直奔新都桥。好在在泸定看到了大太阳,让之前成都雅安天气一直不好的阴霾渐渐散去。

▲P6
从康定到新都桥,要翻越折多山。折多山不知道为何以此命名,但这个名字真的很形象,上山的盘山公路就是百转千折的,真的折很多。到达折多山垭口,已经到达了海拔4298米的高度了。这天从成都的500米左右的海拔,一直开到了折多山4298米的海拔,上升了将近3800米的高度。对于一般人来说,这样的海拔急升,很容易有高原反应。在垭口走动时,我也不敢大动作,因为之后的路还很长,只感到从成都穿过来的这身衣服着实感到冷。

▲P7
在折多山上,我看到了此行第一座看到的雪山。我们的藏族领队说这是玉林雪山。她应该在康定县附近,回来在网上查了下资料,却没有什么玉林雪山的资料。我看山势,觉得她应该是贡嘎山的一段,名字可能只有当地人才知道吧,权且相信了我们领队的说法。虽然和藏区的那些“大神”们相比,玉林雪山默默无闻,但她的出现,却被我当作是此行“丰收”的好兆头。

▲P8
下了折多山,天色已晚。这意味着,到新都桥以后,天已经黑了,我们到新都桥的第一天,将错过摄影天堂的日落了。想到如果不在路上耽搁那两小时,或许便能看到新都桥光线最好的时候。不过在去新都桥的路上,我们还是看到了漂亮的晚霞。高原总是那么神奇,无论何时都有可能给人以惊喜。在车上隔着玻璃按快门不过瘾,于是要求停车驻足一会,知道那金色的晚霞散去。

▲P9
就这样,川西之行,第一天对新都桥的初识是满天的星辰。当被告知第二天要五点半起床赶路时,便又断了起早等日出的年头。这个季节天亮要七点,到了七点,恐怕我们的车已经翻过了一个山头了。

▲P10
就这样,再到新都桥时,是在回成都的路上了。头一天晚上十一点才到新都桥。吃了够晚的晚饭后,倒头便睡。川西之行在此时已经累坏了,而外边又飘起了小雪。我想此行,怕是要与最美的新都桥失之交臂了。客观上,主观上,我都没有第二天再早起寻找摄影天堂光线的理由。

▲P11
第二天早上雪停了,天依旧阴着。这天不用起早,算是睡得舒坦的一天,因为318国道把大家都折腾得够呛,于是大家觉得不再赶路去丹巴了。离新都桥不远的塔公,便是我们这天唯一要赶去的地方。

▲P12
想不到,一场小雪把新都桥这里变成了银装素裹。雪中的新都桥依旧美丽。在从新都桥到塔公的路上,一路都是漂亮的雪景,不过因为大多数人都累坏了,也没有多高的兴致总叫司机师傅停下来拍照,于是我们是错过了很多路上的经典画面。后来领导告诉我们,摄影天堂最精华的部分便是在新都桥到塔公的路上,另一段则是新都桥与折多山之间的路边。

▲P13
我想新都桥下次还是一定会来的。因为这次两次翻越高尔寺山时都是天黑,这个拍摄贡嘎山的最佳点错过了,只有下次再来以贡嘎山为主题好好拍一下了。而新都桥便是离高尔寺山最近的地方。而这里本身就有那么多摄影题材,这次就像探路一般,把大致的地形知道了,下次来便轻车熟路了。

▲P14
在塔公回新都桥时,已经中午,与大清早的雪后大阴天不同的是,此时云已经散去,蓝天白云,万里晴空。看到这样的天气,我们自然心情又大好,忘却了连日的疲惫。没想到的是,来时还银装素裹的田园风光,此时雪已经全部化光,显出了新都桥秋天的本来面目。我想,两个时段在同一地点拍两张照,别人一定不敢相信这是同一天拍出的照片。冬天和秋天,我们在一上午便跨越了两季。

▲P15
车在318国道驰骋时,很多人都拿着相机对着窗外拍,因为真的很多好的风景都在路上,而车又不能随时都停下。但318国道上有一个拍照最不喜欢的元素,那便是电线杆很多,新都桥也同样。刚开始,我对此表示很反感,因为这样取景构图都很麻烦了,风景中有这些杆子总觉得不完美。但后来想想,我们这些外来人到这里来只是来游玩的,我们有什么资格剥夺别人提高生活水平的权利。虽然这些现代设施破坏了传统美,但对于当地人来说,生活的富足比我们这样的少见多怪的审美更重要。所以我们在拍照时应该多一点理解,多一份宽容,没本事避开自己不喜欢的元素,也不用骂骂咧咧吧。

▲P16
于是乎,我带着平和的心态,以一种保留的姿态来审视新都桥的美。因为决定了还会再来,于是不用着急一次性把所有的美都掠去,虽然下次来,风光可能不同了,但摄影天堂绝不会轻易得耗尽她的风情的。

▲P17
在我们住的宾馆的路上,我们看到了两个朝拜的藏民,他们三步一拜,五体投地。虽然不是第一次进藏区,当这算我第一次看到藏民朝拜吧。虽然这两个藏民都穿戴得很严实,朝拜不会使得他们皮肉擦伤,但藏民这样的虔诚还是打动着我。我想他们应该是要到塔公去吧,因为塔公是这附近最近的佛教圣地了。但如果从新都桥这样朝拜到塔公,再快,至少也要到天黑了吧。我只能希望这两个藏民的祈愿能让他们的愿望成真。

▲P18
在新都桥的小店吃了中饭以后,便要离开新都桥前往泸定了。在新都桥的镇上看到了康定县的藏文学校,看学生的年纪应该是中学。我们的藏族领队曲培便是新都桥人,他的名字的意思是佛教中的一种法器。他便是这座藏文学校毕业的。我问他他会不会写藏文,他很自信得告诉我,他藏文不错,就是中文不好。我想这是应该的,对于自己民族的东西绝不能丢。半年前在梅里,还感念像达瓦这样会写藏文的藏族人已经不多了,我想如果,这所藏文学校的学生都能像我们的领队那样学好藏文,那藏族的文化便能一直传承下去,很久很久,即使若干年后他们都不再穿藏服了,他们还是能用那经文般的藏语念出浪漫的“仓央嘉措”。

▲P19
这便是离开了新都桥,在这里停留了两个晚上,却实在是行色匆匆。如果说我到过了新都桥,我确实来了,可我绝没有把他看够,这样的摄影天堂,真该骑着单车,且行且停。这样惬意的画面就留给下次的到来吧。而这一次,就当作是新都桥赐予我的惊鸿一瞥吧。

▲P20

2011年10月22日于四川省甘孜州康定县折多山垭口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