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薛永武:孔子论做人与忠信、好学

(2017-12-26 21:48:48)
标签:

国学

孔子

论语

人才开发

分类: 国学研究

 

孔子非常注重做人,表达了自己远大的志向,肯定做人的正直、忠信与好学精神。

    【原文】

    524 子曰:“孰谓微生高直?或乞酰焉,乞诸其邻而与之。”

    【译文】

    孔子说:“谁说微生高这个人直率?有人向他讨点醋,他(不直说没有,却暗地)到他邻居家里讨了点给人家。”

    【评析】

    微生高:姓微生名高,鲁国人,为人比较直率。他从邻居家要醋给来讨醋的人,并不直说自己没有,对此,孔子认为他并不直率。但我认为,微生高这样做,不涉及是否直率的问题,而是说明他尊重讨醋人的面子,不愿意驳回讨醋人的面子。如同朋友向你借钱,你即使手头没有现款,你也不说没有现款,而是自己再向其他朋友借款,也要满足向你借款的朋友的求助。

    【原文】

    525 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

    【译文】

    孔子说:“花言巧语,装出好看的脸色,过分的恭顺,左丘明认为这种人可耻,我也认为可耻。把怨恨装在心里,表面上却装出友好的样子,左丘明认为这种人可耻,我也认为可耻。”

    【评析】

    左丘明是历史上著名的历史学家,为人正直,光明磊落,具有很强的原则性,孔子以左丘明自喻,恰恰说明了孔子人格的高尚。这段话表明,孔子为人非常坦荡,不造作,不虚伪。孔子反感“巧言令色”的作法,这在《学而》篇中已经提及。他提倡人们正直、坦率、诚实,不要口是心非、表里不一。这符合孔子培养健康人格的基本要求。这种思想在我们今天仍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做人应该光明磊落,坦坦荡荡,不能当面一套,背后又一套,口是心非,阳奉阴违。

    【原文】

    526 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原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译文】

    颜渊、子路两人侍立在孔子身边。孔子说:“你们何不各自说说自己的志向?”子路说:“愿意拿出自己的车马、衣服、皮袍,与我的朋友共同使用,用坏了也不抱怨。”颜渊说:“我愿意不夸耀自己的长处,不表白自己的功劳。”子路向孔子说:“愿意听听您的志向。”孔子说:“我希望让年老的安心,让朋友们信任我,让年轻的子弟们得到关怀。”

    【评析】

    在这一章里,孔子及其弟子们自述志向,主要谈的还是个人道德修养和为人处世的态度,实际上也是对价值观的考量。从弟子各言其志来看,子路很富有,仗义疏财,愿意与朋友分享自己的财富;颜渊主要潜心致学修身,所以他很注重做人的修养,不自夸,不贪功。这两位弟子的志向实际上都停留在具体的事物方面,而只有孔子的志向才具有更多的人文情怀和远大抱负,这就是“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充分体现了一个伟大教育家的人生抱负,对于我们今天建设和谐社会也不无启发意义。可以设想:我们今天如果能够做到老有所养,人与人之间都讲诚信,少年儿童都能够得到良好的教育,岂不是皆大欢喜!

    【原文】

    527 子曰:“已矣乎!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

    【译文】

    孔子说:“完了,我还没有看见过能够看到自己的错误而又能从内心责备自己的人。”

    【评析】

人贵有自知之明更贵于能够自我反省。孔子在这段话就是感叹社会现实中太缺乏自我反省的人了。古往今来,很多人能够看到别人的缺点和错误,但很少能够看到自己的缺点和错误,即使看到自己的缺点和错误,也很少有人能够自我反省,自我责备,从自己找原因。人们往往看自己是一朵花,看别人却是豆腐渣。即使有人明知自己错了,也往往顾及面子或其它原因而拒绝承认错误,更谈不上从内心去自我责备了。甚至有的人,自己自私自利,不去认真检查自己,反而把责任推到别人头上,这是一种十足的伪君子。在现实社会生活当中,我们见到的伪君子这种人还少吗?

    【原文】

    528 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

    【译文】

    孔子说:“即使只有十户人家的小村子,也一定有像我这样讲忠信的人,只是不如我那样好学罢了。”

    【评析】

    孔子是一个十分坦率直爽的人,他认为忠信是每个人应该具有的修行,所以,在他看来,即使在只有10户人家的小村子里,也会有像他那样讲求忠信的人。但是,在孔子看来,做人既有忠信,又能够勤奋好学的人并不太多,他坦言自己非常好学,表明他承认自己的德性和才能都是学来的,并不是“生而知之。”孔子主重做人的忠信,又非常好学,这是他能够成为圣人的重要的主观因素。但是,在当下一些大学里,有不少大学生不好好学习,沉溺于网络游戏,最终因考试不合格而被劝退,不亦悲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