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鼓励孩子参加学校的社团活动

(2015-11-21 11:50:49)
标签:

家庭教育

育儿

教育

分类: 人才开发

随着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各类学校或多或少能够组织一些以社团活动为主要特征的课外素质拓展活动,比如中文剧社、演讲会、辩论赛、歌咏比赛、体育比赛、手工制作、训练营等。作为父母来说,要积极鼓励和引导孩子尽可能参加相应的素质拓展活动。

父母要正确认识孩子参加拓展活动的重要意义。许多学生家长担心孩子参加这些活动可能会影响专业课的学习,这种担心是可以理解的,但反映了家长对拓展活动的意义认识不足。孩子如果处理不好专业学习与拓展活动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确实会影响专业课的学习,应该引起父母和老师的注意。但是,孩子在学校学习,绝不仅仅是学习专业知识,而是要全面发展,促进身心健康,德智体美得到协调发展,因此,学生参加拓展活动,有利于全面提高综合素质,促进孩子的身心健康。父母应该认识孩子参加拓展活动的重要意义,鼓励和引导孩子积极参加各类适合自己发展的拓展活动。从人才培养的长远角度来看,让孩子参加丰富多彩的拓展活动,非常有利于培养孩子的综合素质,而这些综合素质的培养,要比培养孩子的某种专业技能重要得多。

引导孩子参加各类拓展活动,激发孩子某些方面的潜能,促进孩子各种素质和能力的协调发展。比如孩子参加演讲比赛,可以锻炼孩子的心理素质,培养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非常有利于提高综合素质和能力;孩子参加手工制作,可以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和创造力,促进孩子的动手能力;孩子参加各种体育活动,不但能够锻炼身体,而且非常有利于提高孩子的情商,培养坚韧的意志,促进孩子的身心和谐发展。

在素质拓展训练过程中,要正确利用各种所谓“魔鬼训练营”的训练方式。 魔鬼训练营起源于古罗马的“斯巴达克训练”。在美日魔鬼训练计划中,魔鬼训练是“磨练之路”,需要近乎野蛮、残酷的意志训练,往往超越常人生理极限、心理极限的训练模式,其宗旨是锻炼人的意志、心智和团队精神。但这种魔鬼训练营的训练方式,客观上往往违背了被训练者的身心健康发展规律,容易导致拔苗助长。因此,学校如果组织学生参加这种魔鬼训练营,应该慎重选择相关项目的难度,不要盲目跟风。

父母让孩子参加各种相应的拓展活动主要不是为了让孩子学习某些技能,也不是为了获得某项活动的成绩,因为孩子参加各种拓展活动,只是促进健康成长的手段,是为了提高孩子的综合素质,包括想象力、创造力和动手能力等多种能力。

另外,孩子参加各种拓展活动,要量力而行,循序渐进,选择适合自己身心特点的项目,有针对性地进行训练。比如孩子比较胖,在参加体能训练营的时候一定不能操之过急,操之过急反而欲速则不达,甚至适得其反。

——摘自薛永武《让孩子走向成功和卓越》,中国言实出版社2015年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