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卢仝《茶歌》胡文焕汪巢林苏轼杨万里七碗茶天马论道名诗赏析杂谈 |
分类: 天马赏析**名作*字画*音乐 |
|
卢仝《茶歌》
(七碗茶)
卢仝(约795~835年),号玉川子,济源(今属河南)人,祖籍范阳(今河北涿县),唐代诗人.卢仝一生爱茶成癖,他的一曲《茶歌》,自唐以来,历经宋、元、明、清各代,传唱千年不衰,至今诗家茶人咏到茶时,仍屡屡吟及. 卢仝《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诗中,诗人点视孟谏议白绢密封并加三道印泥的新茶,在珍惜喜爱之际,自然想到了新茶采摘与焙制的辛苦,得之不易.接着,诗人以神乎其神的笔墨,描写了饮茶的感受.茶对他来说,不只是一种口腹之饮,茶似乎给他创造了一片广阔的精神世界,当他饮到第七碗茶时,只觉得两腋生出习习清风,飘飘然,悠悠飞上青天.《茶歌》的问世,对于传播饮茶的好处,对饮茶风气普及到民间,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诗人作这首《茶歌》的本意其实并不仅仅在夸说茶的神功奇趣.诗的最后—段忽然转入为苍生请命:岂知这至精至好的茶叶,是多少茶农冒着生命危险,攀悬在山崖峭壁之上采摘的,此种日子何时才能到头啊!卒章而显其志.在一番看似“茶通仙灵”的谐语背后,隐寓着诗人极其郑重的寅同.
卢仝《茶歌》自宋以来,几乎成了人们吟唱茶的典故.诗人骚客嗜茶擅烹,每每与“卢仝”,“玉川子”相比:“我今安知非卢仝,只恐卢仝未相及。”(明.胡文焕),“一瓯瑟瑟散轻蕊,品题谁比玉川子.”(清.汪巢林).品茶赏泉兴味酣然,常常以“七碗”、两腋清风。代称:“何须魏帝一丸药,且尽卢仝七碗茶.’(宋·苏轼),“不待清风生两腋,清风先向舌端生.”(宋·杨万里).北京中山公园的宋今雨轩,民国初年曾改为茶社,有一楹联云 卢仝在大和九年(公元835年)“甘露之变”中被误捕,遇害.其时,卢仝正留宿长安宰相兼领江南榷茶使王涯家中.据贾岛《哭卢仝》句:“平生四十年,惟著白布衣。”可知他死时年仅40岁左右.另据清乾隆年间萧应植等所撰《济源县志》载:在县西北二十里石村之北,有“卢仝别墅”和“烹茶馆”,在县西北十二里武山头有卢仝墓,山上还有卢仝当年汲水烹茶的“玉川泉”.卢仝自号“玉川子”,乃是取其泉名.
「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
卢仝
开缄宛见谏议面,手阅月团三百片。闻道新年入山里,蛰虫惊动春风起。 天子须尝阳羡茶,百草不敢先开花。仁风暗结珠琲瓃,先春抽出黄金芽。 摘鲜焙芳旋封裹,至精至好且不奢。至尊之馀合王公,何事便到山人家。 柴门反关无俗客,纱帽笼头自煎吃。碧云引风吹不断,白花浮光凝碗面。
蓬莱山,在何处。玉川子,乘此清风欲归去。山上群仙司下土,地位清高隔风雨。安得知百万亿苍生命,堕在巅崖受辛苦。便为谏议问苍生,到头还得苏息否。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