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巧设悬念  引人入胜(87)

(2010-01-31 08:06:03)
标签:

知识探索

《写作技法》

写作艺术

教子

教育

文化

校园

学习公社

天马论道

分类: 天马论文**普教*家教*其它

巧设悬念  引人入胜

(87)

 

    人们都熟悉《三国演义》中“用奇谋孔明借箭”这一节。在这一节中,周瑜有意刁难、陷害诸葛亮,限令他在短时间内造箭十万。一向精明的诸葛亮这一回似乎很糊涂,竟然当众立下军令状:“三天后江边搬箭”。并莫名其妙地向鲁肃借船二十只,每船军士三十人,各船束草千余个……

  却说鲁肃私自拨轻快船二十只,各船三十余人,并布幔束草等物,尽皆齐备,候孔明调用。第一日却不见动静;第二日亦只不动。至第三日四更时分,孔明密请鲁肃到船中。肃问曰:“公召我来何意?”孔明曰:“特请子敬同往取箭。”肃曰:“何处去取?”孔明曰:“子敬休问,前去便见。”遂命将二十只船,用长索相连,径望北岸进发。是夜大雾漫天,长江之中,雾气更甚,对面不相见。孔明促舟前进,果然是好大雾!……

  当夜五更时候,船已近曹操水寨。孔明教把船只头西尾东,一带摆开,就船上擂鼓呐喊。鲁肃惊曰:“倘曹兵齐出,如之奈何?”孔明笔曰:“吾料曹操于重雾中必不敢出。吾等只顾酌酒取乐,待雾散便回。”

  却说曹操寨中,听得擂鼓呐喊,毛介、于禁二人慌忙飞报曹操。操传令曰:“重雾迷江,彼军忽至,必有埋伏,切不可轻动。你等可拨水军弓弩手乱箭射之。”又差人往旱寨内唤张辽、徐晃带弓弩军三千,火速到江边助射。比及号令到来,毛介、于禁怕南军抢入水寨,已差弓弩手在寨前放箭;少顷,旱寨内弓弩手亦到,约一万余人,尽皆向江中放箭;箭如雨发。孔明教把船吊回,头东尾西,逼近水寨受箭,一面擂鼓呐喊。待至日高雾散,孔明令收船急回。二十只船两边束草上,排满箭枝。孔明令各船上军士齐声叫:“谢丞相箭!”比及曹军寨内报知曹操时,这里船轻水急,已放回二十余里,追之不及。曹操懊悔不已。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四十六回

  对于事件的叙述如果一泻无余,那就好似在一马平川上看风景,从头能够望到尾,叫人提不起兴致来。而要避免这个毛病,那就得在事件的发展过程中结下一个个“扣子”即悬念,使情节回旋推进,给人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这样才会使读者读来兴味无穷。

  “孔明借箭”这一节之所以使人读来爱不释手,就因为作者叙述事件时,设下了一个又一个悬念:周瑜藏起铁器工匠,而孔明偏偏不要造箭的材料,却向鲁肃借用船只、军士、布幔草束,这是为什么?三日内造箭十万支已经紧迫得不大可能了,可孔明还接连两天不见动静,剩下一天如何完成任务?而到第三天,孔明一早就密请鲁肃上船同去取箭,这十万枝箭又从何而来?说是取箭,孔明却促舟前往曹营,船近曹操水寨时又令军士擂鼓呐喊,一旦曹操大军齐出,如何是好?这一串的悬念使情节的发展峰迥路转,变化莫测,不能不叫人产生悬想和期等,悬想着后事如何,期等着作者揭开谜底。假如作者在叙述这一事件时,采取“竹筒倒豆子”的方法,一下子就兜底翻出,说孔明早就定下巧计,如何如何去向曹操借箭,尽管周瑜一再刁难,他仍然稳如泰山等等,这样自然爽快,但读者读起来也就兴味索然了。请在此输入信息或导入已有信息至此...

 

 

 

(此图转自三哈儿)



 

 
 

        附:       巧设悬念 <wbr> <wbr>引人入胜(87)

笑话

                 第二种语言

   一户人家鼠满为患,特地从外地找来一只号称世界上最厉害的猫果然,成效显注!!
  随着同伴不断减少,鼠辈们深感不安,它们不断地商量对策,却还是一只只地落入猫囗....

    终於,剩下最後两只老鼠了,老鼠甲对老鼠乙说:你趁他睡觉时偷溜出去,如果没事再叫我出去...
  老鼠乙乖乖地出去了,过没多久,洞外传来小小的声音...."没事了,快出来吧!!"
  老鼠甲蹑手蹑脚地跑出去,没想到一踏出洞囗,就被一只大掌抓住,只见那只猫贼贼地说:现在你知道第二种语言的重要性了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强烈呼告(85)
后一篇:情以景迁(89)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