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灾难,世界为何爱谈泰坦尼克

(2012-04-16 09:24:53)
标签:

泰坦尼克

titanic

世界灾难

3-d电影

杂谈

分类: 热点话题

灾难,世界为何爱谈泰坦尼克

 

张放

 

 

  1912年到2012年间有太多人类大灾难,论震惊度、伤亡人数、实际影响力,无论怎么排,泰坦尼克号触冰山沉没都不可能排在前列。但现在一部好莱坞电影《泰坦尼克号》俨然垄断了人们对20世纪所有灾难的怀念与哀思。这是很有趣的社会现象。

  

记得有美国媒体曾说过,有三个话题,美国人永远也说不尽。一是耶稣。关于耶稣的小说、电影和电视,可谓汗牛充栋,最典型的如几年前风靡的《达芬奇密码》一书,光首印数就高达600万册;二是美国内战,热门图书如《飘》、《根》等,非常美国化,却也风靡世界。最近十多年,第三个永远的谈资产生了,即泰坦尼克号

 

 泰坦尼克号故事并不新鲜。据美国著名杂志《纽约客》介绍,1912年到1913年间,用歌曲形式写泰坦尼克号的有100多首。当时的电影也不甘示弱,有部电影名叫《从泰坦尼克里被拯救起来》第二年就公映,主人公就是从泰坦尼克头等舱里活下来的一个女演员。1953年,此故事再次触电1997年,著名导演卡梅隆再次将此话题变成电影。当时所有人都怀疑,花2亿美元重拍此片是不是疯了

  

但现实证明,卡梅隆天才式的导演再次焕发了泰坦尼克号的生命力,好莱坞的强大虚构故事能力与商业赌博式的操作将泰坦尼克号推向了全球,是美国文化软实力的底子使泰坦尼克号的故事在世界变得家喻户晓。这部曾创下有史以来最高票房的电影不仅让卡梅隆和好莱坞赚得钵满盆满,也让世界又一次通过那个穷小子与富家女的故事,体会到美国浪漫、温情甚至先进的文明。

  

在中国软实力不断渴望走向世界的今天,决策者、文艺工作者或许都可以从泰坦尼克号式的软实力走出去学到更多的经验。

  

第一,要充分挖掘那些真实、可信、具有一定国际影响力的历史事件。一些人总认为四大名著是中国电影、电视与小说作品创作中软实力的最大源泉。实际上,那四个故事虚构多于现实,历史过于古老,影响范围多限于中国国内,在国内或许有影响力,到了国际上,仅讲清历史背景就不容易了。

  

第二,要有一些人性共通的因素贯穿始终,如爱情、生死离别、财富、理想,等等。看那些世界流行的文化产品,凡是在国际上引起好评的,都是讲述一些普世的与人性共通的道理。这些道理大多是能够催人深思或积极向上的。

  

第三,要有强大的商业团队以及长期的文化运作。文化商业化会让人感觉很庸俗,但现代化本质就是商业竞争。商业化的文化,就是如何把那些过去藏得深或看似很普通的文化事物,加以包装、推广并为现代社会所接受。简单说,就是如何让那些或的东西,变成雅俗共赏和老少皆宜。

  

总之,中国人千万别只顾着花数以亿计的昂贵电影门票看泰坦尼克号”3D版,否则,这笔钱未免又有点打水漂了。建议还应研究一下这部有史以来最高票房的电影,是如何将一个普通故事变成全球宠儿的,即便能有些许启发,也应是好事。

 

灾难,世界为何爱谈泰坦尼克

 

 

原文载自《环球时报》2012-4-16 国际论坛版

新浪新闻中心转载地址:http://news.sina.com.cn/pl/2012-04-16/071024277877.s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