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与“不是”
(2008-07-23 10:19:47)
标签:
中外文化差异是与不是 |
分类: 东西文化 |
张放
大鼻子们说“是”的时候,就是“是”的意思。反之,说“不”的时候,也就是最表面的意思:不!这一点,我们很多中国人都深有体会。他们的言和行是统一的,但绝对不是对立的。在这里,不存在什么辩证法。他们是真正的有一说一,有二说二的人。这么说,倒不是在恭维他们,更不是有崇洋意味。事实上,他们就像一汪清水一样,一眼就被中国人给看到了底。就经常听国人揶揄地说,洋人很傻,很实在。言外之意,他们缺心眼。也有文化多些的国人撂些恶毒的话评论洋人:洋人没有什么城府,等等。
这都与洋人“有一说一”,“有二说二”的做人原则有深刻关联。
就拿回答“是”与“不是”的事情说好了。国人在很多时候说“是”时,是“不是”的意思;而在说“不是”时,却又是“是”的意思,就是“有一不能说一”,“有二也不一定说二”。乍读这句话,可能您掉进了云里雾中。不妨让我拿吃饭做举例说明。
比如,有你的同事想请你吃饭,内心里第一个反应就是,别让人破费了,那很不好意思。于是,嘴里就会说,“别了,那不好意思”或“那多不好啊,让您破费”或“别,别,还是我请你吧”等等之类的话。总之,是一种客气的拒绝。但内心真正反应还是很喜欢这种被邀请的感觉的,只是这真实的反应,不能表现出来,而是要以说“不”的形式,反其道而行之。也就是说,要“有一不能说一”“有二也不能说二”。接着,彼此相互推让几番,如果对方是真心实意,则不再多说什么,跟着去就对了。
到了饭桌,还要继续“有一不能说一”“有二也不能说二”的游戏,还是以说“不是”的形式,表达“是”的意思。一般是请客方问,“想吃什么?”,被邀请方则说,“随便。”(就有些餐馆于是把某一道不错的菜定名为“随便”,供被邀请方使用。)然后,又是一番推让。终了,被邀请方总是按习惯,点最便宜的或最一般的菜,以表示真是“随便”的意思。如果事情到了这个时候,邀请方真的就这样定了,不继续点了,那两人就真成了洋人了,就真成了“有一说一”,“有二说二”了。其实,这在中国人的眼中看来,是不可能成立的事情。显然,这不是我们国人的基本游戏规则。
因为,中国人肯定地说“好了,好了,就点这些了”的时候,并不是“好了,好了,就点这些了”的意思。也就是说,说“是”的时候,是等于“不是”的意思。这时,邀请方点菜了。如果关系很近,则菜要点得适中偏低些,毕竟,还有“都是朋友,不差什么”的原则作祟。如果关系一般或希望有进一步的发展时,则菜要点得适中,但一定要偏上。至于偏低和偏上的程度有多少,则视彼此的感觉而定,就如厨师常使用的“少许盐,少许……”里的“少许”一样,由个人拿捏。而邀请方在点菜的过程中,被邀请方则一般要在旁边继续说,“行了,”“可以了,”“这就些吧”等话,等于在否定对方的行为。但对方要“不为所动”,继续点,直到彼此心理上都满意的程度为止。整个过程,中国人就在“是”与“不是”中间,游刃有余地游走,把事情做到恰到好处。
这些吃饭表象里潜藏的,是中国特有的文化内涵。但在洋人的眼中,则一点没有意义。我曾大胆地尝试过,想传授这些给洋人,却只见洋人们几乎个个睁大眼睛,感到无限茫然,如入云雾之。他们根本就听不懂,甚至根本就不知我在说什么。最后,他们还是决定回到自己的文化习惯上去,继续“有一说一”“有二说二”。也就是说,当洋人成为被邀请方,并被问及“想吃什么”时,他们会不管什么价格,只点自己想吃的东西。他们内心里,不像中国人,没有什么潜台词。他们想吃什么,就都表现在点的菜上面。菜上来后,他们会以吃完盘中最后一点东西,表示对我们中国人的感谢。但这时,如果你还继续玩中国人的游戏,还没完没了地点你想表示的所谓“友善菜肴”的话,那真是多余与没用。
这仅仅说的是中国人邀请洋人。反过来,当洋人某天决定邀请你吃饭,如果你只会使用国人那套吃饭游戏规则去赴宴,那就糗大了。你一定会点一道(不好意思点两道)自己非常不想吃的便宜菜,并且也只能吃这道你厌恶的菜时,则可能你会发现自己这顿饭吃得太郁闷了。因为,你会发现,你想吃的东西,老外不会给你点上来,因为你不懂洋人的想法。你认为,你点不想吃的菜,是给洋人面子。但洋人却不这么看,他认为你点的就是你想吃的。也就是说,他们认为你在行使着他们信奉的“有一说一”,“有二说二”的原则。呵呵。
表面看,这说的是吃饭。其实,这哪是吃饭,根本是在玩文化。
这还只是说的吃饭这一点小事。至于某年春晚的那个“有事儿您说话”的悲剧人物,为什么能让中国人笑到哭出来,不也从某种意义上说明,他是这种说“是”的文化的牺牲品吗?这种小品,是没有办法翻译给洋人看的,因为他们不懂一个人怎么可能答应所有的事情呢?应该说“不”的时候,为什么他还要坚持说“是”呢?这不是洋人几天或几月甚至几年就能弄清楚的事情。这里面当然有“面子”问题,但更深层的原因就是中国人在很多时候是不会说“不”的,因为我们这个文化本身,就是个不会说“不”的文化。于是,在我们的生活中,大家会发现,不管什么人,什么承诺都敢接下来,至于能不能办,则是两说着。
但老外的文化则是一个“有一说一”“有二说二”的文化。是个如果不能有一说一有二说二就要告诉人家“对不起”的文化。可对于中国人来说,最难启齿的,就是这三个字。这是接下来的另一篇博文的话题了。容我再找时间继续写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