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另只眼看东北二人转艺术团访美

(2007-03-02 00:43:26)
标签:

二人转

国门

中国文化

赵本山

美国

分类: 其他

另只眼看赵本山二人转艺术团访问美国

 

张放

 

 

英语中常说这样一句话,If you can make it in New York, you can make it

anywhere,意思是说“能在纽约成功,世界就任你行。”反映出纽约人的挑剔,冷淡以及那里的竞争环境之惨烈。赵本山东北二人转艺术团可能对此准备不足。

 

今天,红遍中国的赵本山率领的绿色二人转艺术团,在纽约遭遇了麻烦。无论报道怎么离事实有距离,也无论二人转艺术团事后怎样进行补救性解释,报道中显得非常刺眼的字眼,还是能说明一个基本事实的:“被誉为‘中国第一笑星’的大腕赵本山在纽约被‘忽悠’了一把,……”,“演出虽然设有多个售票点,但票房记录显示总共只卖出去不到50张票。”“……在众人的一致建议下,演出的票价已经从498元、298元和198元降至40元以下,与会的多位侨领和商家主动认购入场券,近千张票当场就被售出。”

 

不知为什么,我脑海中忽然想到了上世纪90年代初红遍中国的一部电视剧,叫《北京人在纽约》,其主题歌中也说纽约那个地方不是天堂就是地狱。那部电视剧给当时的中国人上了一课。剧中给人最大感受是,一个没钱没势只酷爱所谓艺术的北京人跑到了美国纽约,却受到冷漠与无情的“礼遇”,深感凄苦无援,求助无门。后来,在已经与洋人好上的妻子的朋友帮助下(可能也是因剧情需要而编出来的情节吧),才得以喘息并最后生存下来。相形之下,再看我们中国人给一个初来乍到的美国人在中国的待遇,可谓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其实,那部电视剧描述的仅仅是纽约的一个缩影。

 

赵本山东北绿色二人转艺术团可能根本没有想到,在中国土地上根本不会发生的事情,却着实在纽约,在这个或天堂或地狱的地方发生了。当读到那么多华侨主动认购时,我不免为赵本山艺术团扼腕惋惜。应该说,将东北绿色二人转送出国门,不是什么坏事,但真要在纽约,在美国,把中国东北二人转打响,撑起一片天,我并不看好。靠美国白人?那是痴人说梦,靠一些想了解中国的美国人?其实也不现实,靠当地华人社团“主动认购”?说穿了,靠中国式的“捧场”,这在美国的土地上,可能只解决一时之急,但从更高和更广泛意义上说,是不符合资本主义市场竞争精神的,更对在美国推广东北二人转没有任何辅助作用。

 

靠什么才能将东北绿色二人转,更包括整个中国文化输送到美国,甚至输送到全世界?还是一句话,要靠国家的强盛。强盛就一定会带动其文化事业的大发展,其文化也一定会成为世界主流文化,包括语言文字,也都会成为世界追逐学习的对象。从英语的世界地位看,就不难窥见一斑;从今天大家关注那个“小金人”像的密切程度上看,也能得出同样结论。那是个什么东西?不就是个小金人像吗?但人人都知道这东西的含金量是多少,它代表着一种强势文化,从另方面看,更代表着强势文化对弱势文化的绝对压迫。也可以从关注好莱坞,到关注美国大选,甚至关注美国赌场的诸多现象看,都会得出一样结论。这个中道理,其实每人心中都是不言自明的。

 

我无意诋毁赵本山艺术团走出国门向美国介绍东北绿色二人转的成绩。我只是觉得,既然走出去,那就介绍给对中国文化一点都不了解的美国人,介绍给我们心中认定的那种所谓纯正美国人,即占绝对多数的美国白人或黑人,而不是介绍给从中国去美国的华人华侨。那样,才是真真正正地走了出去,才真正起到介绍的作用,才算把东北绿色二人转送出了国门。

 

另外,我还希望,当更多后来的赵本山们走向美国时,在他们的嘴巴前面,堆放起一大堆记者话筒,上面不仅有小电视台的标识的,更应该出现像

NBC,ABC,CBS以及NPR之类的全美最重量极的电视台的话筒,那才算是把中国文化真正带入那个社会。否则,说已经走出国门,已经走向美国,已经走向世界,都不过是给自己施加了一种美妙催眠术,与跨出国门的真正意义没有太大关联,更与走向世界扯不上关系。

 

或者可以这样说,赵本山东北二人转艺术团此次美国之行,还只能算是没有开始的开始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