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清华,许多学子的梦想。虽然旅游团未安排参观点,但是到了北京,不到北大、清华总好象缺了点什么?于是,在旅游的最后一天,我放弃了去天坛的机会,下决心到北大、清华去看看中国最高学府的样子。
想在北大的正门前拍张照!找了好长时间,有人说这就是正门,正整修!虽然有点不相信,不过还是在这拍张照吧!
末名湖是北大的灵魂,它像一面巨大的明镜,倒映着湖岸上的美景,见证着北大岁月的更替。
80多年前,燕京大学为了解决学生用水,在此掘井一口,喷水量达每小时60560公升。当时为水井专造的塔式水楼,是仿通州燃灯古塔、取辽代密檐砖塔样式建造的神来之笔。因系美国的博氏捐资兴建,故又称博雅塔。据说,“一塔湖图”(即博雅塔和末名湖)是北大的建筑精髓。不过,我可看不懂。
菁菁校园,莘莘学子。虽然是暑假,仍不时可以看到天之骄子的身影。羡慕啊!
离北大不远,就是清华。
清华大学四个大字,熠熠生辉!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清华大学的校训教诲着每一名清华人。
坐了三个小时的车,头晕得难爱,尽管我的脸色有些苍白,但一定要在这留影记念,以此激励自己。

清华的每一个校门都很有底蕴哦!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天里的星星。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象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一了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一边读《荷塘月色》,一边不断回味,这里的风景真是一边独好。
曲径通幽,绿树成阴,给校园增添了不少色彩。时不时还能听到几声鸟鸣,“唧唧,唧唧”,就像一首忽高忽低、伏起伏落的校园交响曲。
在北大、清华间游走,仿佛和文化巨人在对话,校园里的一草一木似乎都闪着不一样的灵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