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历神秘金三角:穿越佤邦29
(2009-11-17 11:17:09)
标签:
文化 |
分类: 穿越佤邦(长篇纪实) |
《穿越佤邦》(已出版):在全球目光关注的日子里,惊心穿越毒品源头区,掀开金三角神秘面纱,国内第一部写透神秘佤邦之作。
亲历神秘金三角:穿越佤邦29
第十四章:了不起的县长(1)
作者/傥城稻香

按照约定,这天早上8点出去吃早点。我们梳洗出门时,鲍三惹局长和他的3名警卫员已经站在院子里了。等到人都到齐了,我们到街上一家中国人开的米线店里吃了早点,然后闲散地站在街边上,等待着这里的一位大人物醒来。
这个人就是鲍有良,佤名杰桑,是昆马著名的鲍氏家族的重要成员之一,佤邦政府主席、联合军总司令鲍有祥的七弟。据了解,鲍有良生于1952年,1969年加入缅共人民军,先后担任电台台长、报务处处长等职,1978后分别担任北佤县电台报务组组长、北佤县委组织处处长、北佤县格龙坝区区委书记、北佤县公安局局长等职,1990年后,任佤邦勐冒县人民政府县长兼勐冒县经济综合开发总公司董事长。凡是勐冒县重大的和重要的项目,不是他个人投资,就是他与政府、部队或私人合伙投资搞的。仅公司方面,除了经济综合开发总公司外,他参与其中的还有一个相当大的勐冒县新垄公司,这两个公司都是大杂烩似的综合公司,几乎囊括了该县全部的经济经营活动。
1996年,鲍有良组织成立了勐冒县新垄公司,1997年增设南邓分公司,1999年又建立了木姐分公司,1997年投资60万元人民币创办公司下属的酿酒厂,1999年投资100万元人民币创办了日产200箱的公明山纯净水厂,1999年初,由鲍有良个人投资200万元人民币创办了花冈石厂。这些分公司和工厂都统归“国家的”新垄公司管理。
该公司现有60多名职工,公司对职工实行供给制,每人每年发服装2套,工资视经营效益而定,月薪一般为200-500元人民币。逢年过节每人发给过节费,年终实行奖金制,按劳绩分配,每人奖金在100-300元之间。医疗费实行全额包干。
该公司早期以经销日用百货为主,后逐渐向多样化发展。除经销百货外,还有白酒生产销售、矿泉水生产销售、花冈石材料加工、运输业、旅店服务业等,后来又增建了公明山打火机装配厂和榨油厂等。
由鲍有良任公司董事长的勐冒县经济开发综合总公司成立于2000年,下设机构先后有办公室、文秘档案室、财务处、工程管理委员会、保卫处、修理厂、车队等。还在缅甸各地设立了仰光贸易公司、瓦城贸易公司、腊戍贸易公司、木姐贸易公司、大其力贸易公司、帕干玉石公司、勐苏宝石公司、勐谷宝石公司等。此外还在瓦城、东枝建办了木材公司。公明山茶厂就是该公司的下属单位之一。
公司资金最初由董事长等有关人员负责支垫,各个分公司相继创办后,有了很好的效益,每年收入为500—1000万元人民币,董事长等人支垫的资金如数“回笼”,并按股分红。公司工作人员以佤邦人为主,其余招聘部分中国人,共有干部职工80人,工资待遇实行月薪制,300-1000元人民币不等。公司成立以来,创办了勐冒县中小学,这是全县唯一设有初中班的学校。学校基础设施建设投资240万元人民币,教学设备投资35万元人民币。
这些公司都属于“国家”财政局,利益分配大致是将30%利润上交给“国家”后,其余部分由各股东按股分成。在管理上,董事长及经理对会计实行监督指导,县委政府对董事长实行监督指导,各项任务由财政局下达。1972年成立的北佤县财政部,直属缅共中央管理,1989年改为北佤县财政局,1993年随县名改称为勐冒县财政局,隶属于县委政府领导。财政部成立初期,下设粮食局、税务所、马场、牛场等机构,脱离缅共领导后,粮食、税务独立成局。为广开财源、加强商业贸易,增加财政收入,1991年在腊戍、户板成立了两个分公司。1992年设立了由局直接领导的生意组,共分为6个小组。1993年又先后设立了勐苏宝石厂、勐谷宝石厂、帕干玉石厂。

加载中…